第127部分 (第1/4页)

太平道的信徒都要在家门口写上“甲子”二字作为标记,同时每天都要温习那道给人带来憧憬的咒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今年正是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干支纪年为癸亥,所谓甲子,是说来年。那么多的人信奉太平道,就是受到这道咒语的诱惑:哈,来年天下大吉,我们就能躲避瘟疫、大旱和洪涝了。人们不去要求政府,却一味祈求上天,这是因为对政府已经绝望了。这几年瘟疫不断,今年夏天大旱,到了秋季,甘肃一带黄河泛滥,内蒙古河岸决堤,而太平道说来年“天下大吉”,这多么让人振奋啊,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皈依太平道。

将灵魂交给太平道的人,不过都是些活不下去的农民而已,像张世平和苏双这样的大商人,有能力把握个人的生活,所以他们不会在别人宣扬的什么来年“天下大吉”里寻找希望。作为成功的商人,他们认为现在的日子就很好了,什么“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不过是一群穷鬼在闹腾罢了。

“有本钱了,谁不想把生意做大啊!”张世平用商人的思路分析张角,“太平道已经如此壮大,张角肯定不满足于只做太平道的‘大贤良师’!”

“是呀,这么多信徒,只有从太平道获益,才会坚定地追随他们的‘大贤良师’,”苏双用商人的价值观分析说,“造反,只有造反,张角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信徒!”部道神秘的咒语,告诉人们张角在准备造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按照五行相生学说,王朝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交替。汉朝宣传自己以火德保有天下,但是现在苍天——青之天子已经死亡,将会诞生黄色土德王朝。这一意思明确而叛逆的咒语如今大张旗鼓地流布于天下,可见汉天子是多么不得民心啊!

“张角其实知道自己很难成功,否则他也不会用虚无的咒语来造势了。”

“是呀,太平道信徒图的就是生存,当有人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背弃太平道。这人不管是谁,一定都是个乱世的奸雄。”

“是呀,有末世昏君,有大贤良师,有乱世奸雄,哎呀呀,哎呀呀,天下就要乱了啊,我们这生意怎么才能做下去呢!”

“必须找一个能保护我们的人!”

“是呀,你看天下的商人,但凡把买卖做大做好的,不是傍官府,就是傍地头蛇。”

“地头蛇!强盗啊!”

“现在的政府,还不如强盗靠得住。强盗知道遵守自己定的规矩,官府连自己定的规矩都不遵守。”

……

两百多里的路,张世平和苏双有足够的时间讨论找谁来保护贩马生意。在看到涿县县城鼓楼的时候,他们几乎同时说出了一个名字:刘备。

作为成功的商人,张世平和苏双有一个最符合经济原则的方案:扶持某个武力集团,为生意提供保障,这就好像自产自用,远比购买成品实惠。涿县楼桑村的刘备,正是马贩的理想人选。

“真幸运啊,我们做生意的地盘上恰好有皇族居住。”张世平说。商人是最熟悉商务地域内的人事的,因为做生意就得考虑人事。

“如果能把刘备吸收进我们的圈子,哈哈,那我们就有面子了。”东汉时候,经商总被视为不入流的末业,张世平和苏双总是有种穷得只剩下钱的感觉,他们亟须攀上一个身价高的人为自己镀镀金。刘备是皇族,有品牌价值,正好被马贩拿来贴牌长脸。

苏双说:“呵呵,他不过是一个卖草鞋的,他需要钱,我们能送出他需要的钱,他当然会听我们的。”

张世平说:“是啊,有这个年轻人在,在涿县就不会有人抢我们的马,就不会有同行抢我们的摊位,就会有人出头替我们讨债”

苏双说:“我看行,大耳朵有能量,我们的钱不会白投出去的。”

张世平和苏双各自伸出右掌,击掌,达成一致,这是他们拍板重大投资时的习惯性动作。

大桑树下,刘备和张飞、关羽并肩站着,当然刘备站在中间。

关羽:“我们的兵器不过是锄头、镰刀之类的……

张飞:“就是嘛,出来进去的,人家以为我们是去庄稼地里打短工呢。”

关羽:“我们的服装也不统一……”

张飞:“看上去,不是种地的,就是做小买卖的。”

关羽:“伙食也不好,上顿白菜萝卜,下顿萝卜白菜。”

张飞:“和猪吃的一样!和猪吃的一样!”

……

关羽和张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