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六条:(1)劾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2)二千石背公徇私,侵渔百姓。�

(3)二千石不恤疑狱,肆意杀人。�

(4)二千石选举不平,亲阿所爱,蔽阻贤路。�

(5)二千石子弟依仗权势,请托所监。�

(6)二千石阿附豪强,害损政令。触之皆案灭三族。]�

董仲舒死,年93岁。�

将军苏建死。�

[苏建语司马迁云:“吾常责大将军至尊重,宜择贤。大将军谢曰:自昔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仿此意。”苏建,苏武父也。]�

是岁,下求贤诏书,令州郡举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时汉廷已乏人材矣。)�

[武帝本年求贤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不羁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民吏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章太炎云:“汉之地图,盖甚精审。《武帝记》: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臣瓒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在九原二千里,见汉與地图。按舆地图乃及匈奴之一井,则其精审可知。]��

元封六年(B105,丙子),52岁。�

冬,外巡归。�

春,作首山宫。�

3月,巡视河东。祠后土。作“秋风辞”。�

[《汉武故事》:“上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作‘秋风辞。’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芬,怀佳人兮不能忘,浮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杨素波,箫鼓吹兮发櫂歌,欢乐尽兮忘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益州、昆明反,遣军击之。�

秋,乌孙使者以汉广大,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

匈奴闻乌孙与汉通,怒,欲击之。又其旁大宛、月氏之属皆事汉。�

[“昆莫年老,言语不通。昆莫欲使其孙岑娶尚公主,公主不听,上书武帝。�

武帝答书曰:‘宜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昆莫死,其孙岑娶代立,为昆弥。]�

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

安息使以大鸵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乌维单于死,子乌师卢单于立。匈奴迁西北,左方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敦煌。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单于降汉,汉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以诗之。��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7)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太初元年(B104,丁丑),53岁。�

冬十月,巡登泰山。十二月,东临渤海。望祠蓬莱山。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

二月,起建章宫。�

[《汉官仪》:“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军。又取从军死烈士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汉书》顺帝纪李贤注引)]�

五月,故丞相公孙弘、太中大夫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所改订新历法完成。此即“太初历”,用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此前沿用秦正,以十月为岁首)。采用“五行”,色尚黄,数用五,重定宗庙百官之仪。协音律,以为典常,垂之后世。�

”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武帝本纪)改尚右为尚左。(商人尚右。周人尚左,但中原商之遗族仍尚右。楚尚左。秦尚左。汉初尚右,汉武帝改尚左,用周制也。)�

[汉初,沿用秦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但到汉武帝时,由于所代久远,日月差数无法校正,甚至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情况。�

于是由司马迁、落下闳、唐都、邓平等人创制新历,并于太初元年(前一百零四年)由皇帝颂行,称为《太初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并规定无中气(每月两个节气,月初为节气,后半月的为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还记有日、月食周期。《太初历》是中国历法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共实行了一百九十年。]�

七月,东巡至泰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