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三公里……”

话说到这里就被钟观光打断了,“奉天到新民屯那段路现在朝廷说了,这段由朝廷来修,不给我们。那一段就不要加进去。我们只要能把铁路修到东清铁路以西就好了。”钟观光说道。关内外铁路不但货量足、挣钱多,更是关系到朝廷中枢的安危,哪怕是新民屯这一小段,满清都不愿交给别人。

“哦,那就系五百九十八点五公里。大家记一下,”陈大发交代自己的人把这个新情况记下。“整条铁路桥隧二十一处,其中最长的桥就系刚才我们看的浑江铁路桥,跨度一百一十米;最长的隧道则系怀仁到宽甸交界处的大岭沟隧道,全长四百六十五点三米。这将会系以后工程的重点难点……”

介绍完路线的基本情况,陈大发又把工程规划的情况对钟观光一一做了介绍,“整条铁路分成六个工段开工,及安东、宽甸、怀仁、通化、新宾、抚顺、奉天每地一段,每段计划招募工人两万人,编成十个施工大队,四个负责路基、两个负责轨道、一个负责隧道、一个负责桥涵、一个负责石料、一个负责枕木。怀仁、通化、新宾三地人丁较为稀少,估计招不到两万人,预计在一万人左右……整条线路预计在明年化雪之后开工,路基工程预计在1906年中完成,路基晾晒之后开始铺设铁轨,预计07年底08年年初全线完工。”

陈大发介绍完毕,钟观光看着桌子上的地图不语,他是想越快完工越好,只是完工的快了那么资金会跟不上,沪上那边的收益他是清楚的,预计到1907年底,加上股东的投资——因为日俄开战,由虞洽卿组织的融资受了很大的阻力,谁会把白花花的银子扔到这个战乱不断的地方来啊——也就是一千五百万左右,这里面还要减去通化新城、各厂矿以及军工厂近三百万的投资。一千两百万是修不好整条铁路的,可到底一共要多少钱呢?钟观光不知道,他现在很想知道却又怕知道。

钟观光问道:“耀斋,现在整条路都勘测完了,你就说说这条路修下来一共要多少钱吧。”

陈大发对此早有计算,答道:“整条铁路地处山地,和一般铁路相比,土方量大为增加,加上这两年钢价昂贵。钢轨价格从三十多美金涨到了现在的近五十美金,虽然筑路的枕木可以就地取材,但系……”

钟观光摆摆手道:“你别系呀系的了,就告诉整条路大概要多少钱能修好了。你别管多少钱就是,你管修路就好了。”

陈大发苦笑,他知道通化铁路公司的总股本只有一千万洋元,但是整个铁路的造价远不是一千万洋元能解决的。见钟观光问,他便答道:“整条铁路按照勘测的情况计算,预算为一千八百多万美金,换算成白银系两千万两。如果要系洋元则要两千七百万洋元。”

钟观光闻言顿时觉得脑子有点晕地面有点抖,他深吸了一口气稳住心神,故意笑道:“你还美金美金的呢,不是怕我听到这个数字受不了吧。我告诉你,通化铁路公司下一波融资在沪上马上就要开始。虽说这日俄开战时局不稳,但是这战总有一天要结束。这东北还是咱们中国人的地头。你阿就放宽心,路款绝对有保证。”虽然心中发凉,但是钟观光还是强忍着精神跟他们几个打气。

“还有啊,六个工段两万人也太少了,现在山东直隶等地民工很多,如果本地工人太少。公司将派人去山东直隶等地招工,每个工段如果管理的来,那么最好能配上五万人,整条路三十万人。这些人其他不成。死命干活还是会的。通化一带人丁稀少,日后厂矿开工也要不少工人,只要铁路能要多少人,那就招多少人过来。”

钟观光没被两千七百万两吓到,陈大发倒是被他所说的三十万人吓到了,须知俄国人修两千多公里的东清铁路也才用了四五十万人啊。不过钟观光没被巨额投资吓到就好,陈大发道:“那我尽量安排吧,人一多就怕窝工。如果每个工段有五万人的话,那么路基在明年年底就可修好,辽东系山地,虽然筑路艰难,但系路基稳固,未必要晾晒一年,晾上一个冬天估计也不成问题,届时在07年初就可全线通车。”

“好,好。人越多越好,只要你们能指挥的来,有三十万就派三十万,有五十万就派五十万。这些人日后可都要留在辽东的。”钟观光强颜欢笑,不断的给陈大发几个信心。“还有,筑路开工也要讲究,奉天到抚顺一段明年战事结束前不好开工,安东、宽甸、怀仁、通化、新宾这几段可以先开工,特别是安东要先修,沿海的这一段最为要紧,这里一定要先开工,而且要几个月就完工。但不管开工早晚,在07年绝对要把路修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