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扩线。”

“我记下了。秋帆兄放心吧。”俞子夷道,他现在可是明白随着日俄战事结束,东北这边的日子将要难过起来,很多事情不趁着现在布局,那么等日俄停战之后就来不及了。

看过铁路的当日下午,俞子夷就带着各种文件从安东上了去天津的船,之后又从天津转船才到了沪上。近半个月的旅程把他累的够呛,但想到身上的重托,他还是在下船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后马路万安里总部。

半个月的离开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当他进入总部上到三楼之后却发现所有人手臂上都是挂了块黑纱,他不好询问,只是一直上到四层,见里面灯亮着便按照暗号敲了下门,只听见里面有人起身,开了门把他迎了进去。

俞子夷看到王小徐的第一眼看到他手臂上也有黑纱,不由的心中一突,难道是东北那边出什么事情了吗?自己才刚走啊。“先生,这是……”

“遒秉,还是说说东北的事情吧。”王小徐打断了他,直接问东北的事情。

俞子夷只好将张坤和杜亚泉的两份密函递了过去,王小徐接过却是没有看,只问道:“你去了之后感觉那边如何?”王小徐一直关注着东北,但是却一直没有去过,以前东北来人的时候他不好问人家那边怎么样,现在俞子夷回来他倒想好好了解那边的风土人情。

“很荒凉的地方。”俞子夷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句就说了这个,他见王小徐呆了一下自己也愣住了。

不过一会王小徐就笑了,“你从那边回来一到沪上,当然会感觉那里很荒凉了。还是说说比较具体的吧。”

“是的。先生。”俞子夷道:“安东县只有十万人口,但是此地处于中朝两国交界,滨海临江,算是东边道最繁华的地方了,因为关外很多人都是山东这边逃荒过去的,人情风俗还是和山东一带相似。”

“好。”其实俞子夷在安东也就待了两三天,要说细还是不可能,王小徐知道刚才恍惚了,于是把话题转了一个,“日本现在已经打赢了陆战,把俄军逼退到了四平一线,他们在安东这边如何?”

“情况很不好!”和人情风俗不同,对于日本人的举动俞子夷已经想了一路了。“秋帆兄说,现在日本有把整个辽东吞并的可能,特别是现在似乎是在清查占领之地的人口、道路、森林、矿务等等,他很担心一旦日俄海战结束,日本人就要把辽东诸地郡县化了。”

听到杜亚泉说到郡县化,王小徐摇了摇头,不过他没有打断俞子夷的讲诉,只是悄悄的用笔在本子上画了一记。

“……去年五月份,日军在鸭绿江边强筑了军用铁路,并且把附近的民田私地据为己有,现在这条铁路就横在我们的铁路之上。另外秋帆兄还说,据打听日本人还在四处探测重修这条铁路,应该是想把它扩大,秋帆兄很担心这条铁路一旦重新修建将会和我们争利,他想总部这边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日本人修不成这条铁路……”(未完待续。。)

第四章 墓穴

俞子夷说了很多,王小徐本子上也画了不少,其实关键的地方还是安奉和安通奉两条铁路的竞争,不过这样的竞争并不是像杜亚泉说的那样激烈,复兴会对于这条铁路的论证一直没有停过,甚至,比如蔡元培还认为那两千多万去修铁路很不值得,要是这些钱有一半投入到教育之中,那么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将完全上一个台阶。不过,这个提议一出来就被否决了,其他不说,最少,忽然冒出个比满清学部都还有实力的教育会,怎么去解释这些钱的来由呢,难道说是士绅捐助的?

“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再来。”王小徐道,该听的听完了,就该看了,之后就是看看张坤和杜亚泉两人的密信了。

俞子夷起身正要回去,但看见王小徐身上的黑纱,不由停住了,再次问道:“先生,发生什么事情了?”

王小徐在他问问题之前已经在打开密匣,听他问又把密匣放了下来,房间里一下子沉默了下来,屋子里木格窗里透进来不少清明时节难得的阳光,但木格的缝隙不大,明亮光柱只是星星点点的落在屋子的地板上,整个房间还是笼罩在台灯之外的黑暗里。沉默了有一会,王小徐才道:“遒秉,蔚丹不在了!”

“啊!不…蔚丹…上次看…好好的……就要出狱,他不是……”俞子夷面色大面,语无伦次了已经。

“是,你走的时候他还是好好的,但是你回来他就不在了。”王小徐说的沉重,口气也是幽幽淡淡,不过听起来却那么的悲伤。

“……”俞子夷听他再次说不在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