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1/4页)

徐福生被他忽悠了一通。心中还是有些动了,他问道:“要是事情办成了。朝廷能给些什么好处?”

“这…”应桂馨自己都不知道办好了差事能有什么好处。怎么能回答的了他?幸好他坑蒙拐骗干的多了,再忽悠一把也不是不行。“朝廷的意思这事情还是要隐秘的好,就是赏也还是要暗中赏赐,要不然被那些报纸记者知道了,又是要闹得满城风雨。你们老头子都已经在法租界做了捕头,再出来就没意思了。到时候徐兄弟可以出到华界做个巡长,如此以后做洋药的买卖也方便啊。”

租界里面有巡捕,华界那边看着租界里面巡捕管理的好,一时兴起也准备办警察。不过这警察毕竟是洋人的玩意,现在只有两批结业,开了城西、南两局,可这华界这么大,只靠两局人是不够的,所以以后这警察还是要扩大。徐福生跟了黄金荣不少年,知道老头子能有今天,除了有一个得力的姘头,更多的得益于他在巡捕房的地位。要是自己也能在华界警察局里有个一官半职,那……

徐福生有些心动了,不过他也是眼睛热了一下,便把这股冲动压了下去,他问道:“应兄弟,你现在在沪上县衙是何职啊?”

应桂馨知道他动了心开始盘底了,便道:“我现在什么官职也没用,只是帮着志大人跑跑腿,辛苦的很。”

“志大人?”徐福生只晓得道台姓袁,县令是姓汪,姓志倒是还没有听说。

“志大人啊……”应桂馨拉着调子,然后说道:“他以前可是笔帖式,更是当今天子的大舅子,虽说辞官暂居沪上,但是再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更何况这事情可是满人自己家的事情,真要是保全了朝廷的名声,那这赏赐可是不小的。”

应桂馨说的在理,徐福生顿时沉思起来,不一会他又道:“志大人的意思是不管抓不抓反贼头目,只要让这件案子审不成便可?”

“是这样的。打不成官司最好。若是能抓住人,那就更是好了。”

“嗯。你还说这主事的吴公子不能碰,可那苦主就住在吴公子家里。还有那讼师也是个洋人。”徐福生又问。

“确是如此,吴公子不能动。洋人你们能动么?”应桂馨也是找不到办法,只好希望徐福生能把洋讼师做掉。

“洋人谁敢碰啊?”徐福生瞪了他一眼,不过他却接着说道,“不过,这些活人都不能碰,死人倒是可以碰的。”此话说完他便笑了起来,不过笑的难看的很。

“死人可以碰?”应桂馨不明白他想到了什么办法,一时间急道。

“呵呵。这……”这次轮到他吊应桂馨的胃口了,应桂馨赶忙请教,这徐福生才道:“租界可是不好停尸的,可要是把死人放在华界革命党怕是不敢。这样说来,这沪上只有一处地方能停尸了。”

应桂馨虽然在沪上多年,但是对于停尸房可是一无所知,所以徐福生说了之后还是一脸迷糊,徐福生见他迷糊也不吊胃口了,便道:“英租界不放、华界不放,那死人便只能放在四明公所了。”

徐福生说完应桂馨还是愣了半响,终于,他想起几年前的一些事情来了,马上完全明白了这里面的关节,顿时大笑了起来,他兴奋的站起身来,向着徐福生作了一揖,然后说道:“徐兄这计策实在是高啊!小弟自愧不如。”

徐福生也是大笑,他只感觉自己已经把事情给办成了,被朝廷封了个华界总捕头,然后合着法租界的老头子,肆无忌惮的走私洋药,那银子啊……

仁和里的夜色已浓,在两个男人的笑声里,一把二胡凄凉的响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曲音磕磕巴巴,但是一会像是找到节奏,整个曲子便如江水入海般的流畅起来,曲子激荡、沧桑、却又带着些婉转,让人听了还想再听,只是合着曲子歌唱的声音倒是太过稚嫩,完全唱不出歌词原有的韵味,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跟着调子轻轻的哼着: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定策

五月的阳光从雨云中落了下来,晒在黄浦江两岸。江面上船来船往,洋人的轮船、华人的帆船,把整条江挤得密密麻麻。俞子夷不顾头顶正烈的阳光,更没有把码头上拥挤的旅客当回事,他只是手搭凉棚的望向江水去的方向,寻找着要等的船。

他这边正望着,旁边的小胡跳了起来,指着前面大声叫道:“在哪边,在那边。他们来了!”

顺着小胡指的方向,俞子夷终于看到了要等的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