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焚,直到找到了爱丽丝,消息才放出来。

“先生,你怎么知道的?”陈广寿还是不明白状况。

杨锐只是笑,并不好告诉他原因,其实白天告别的时候,杨锐看到爱丽丝留下字条的签名写着爱丽丝。李。罗斯福,就猜到了一些什么,再想及另外几个人对爱丽丝的关注,心里就已经大概猜到他应该是罗斯福的亲戚,比如侄女、女儿之类。他想到这个也是有些兴奋,但理智告诉他,在美国,凭借关系,特别是凭借爱丽丝这个年龄层的关系,是完全不能让美国对自己的革命有什么实在性帮助的,特别是那个“说话温和,手拎大棒”的泰迪熊不是那么好对付。爱丽丝最多能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至于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美国那些银行家、政治家自身的利益取舍。

“好了。这事情保密。”杨锐说道,“政治和人情不同,美国和中国不同。”

“是的。先生。”陈广寿被杨锐浇了半盆冷水,有点心灰意冷了。

看到他有气无力的样子,杨锐再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自己有力量,那么总会有人会支持我们,甚至,我们单凭自己就能获得革命的胜利。老是祈望着洋人国家帮忙,那不现实,就是他们最终会帮忙,那我们付出去的东西也不少。自力更生不能丢啊。”

杨锐话说到后面越慢,幽幽的话语中,他忽然想起孙汶来了。

中国的黑夜就是美国的白天。

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总统办公室。

国务卿伊莱休。鲁特刚刚向总统汇报完的远东爱丽丝绑架的事情,他看着脸色数变的总统,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应该离开,好让总统先生“安静”一会。

正在鲁特要起身的时候,罗斯福说道:“不,你应该在这里。你在这里,那么我还能存在一些理智。”

总统表现很不正常,爱丽丝是他的第一个女儿。但是她遭遇却很不幸的,在出生之后的第三天她的母亲就去世了,而后爱丽丝就被罗斯福交给他的姐姐抚养。这使得父女之间的感情并不太好,当然,这只是过去,事实上罗斯福是非常疼爱这个女儿的。

沉默了一会,罗斯福忽然笑了起来,他道,“似乎日本人的怒火要比我们之前想象的大多了。”

看着总统奇怪的表现。鲁特有些不自然,他过了好久才道:“是的。虽然日本大使已经解释了这件事情,但是我还是认为他们在访问朝鲜之后不应该到日本去。这对爱丽丝的安全……”

“不,伊莱休,不,伊莱休。他们应该去。”罗斯福吼了起来。“这是之前就计划好了的。我们必须亲近日本。这事我们之前讨论过了的。在西太平洋上,我们没有任何一个海军基地,而巴拿马运河没有修通的时候,我们在东部的舰队很难转移到西部。即使靠着上帝的保佑,我们的海军不会像俄国人一样全军覆没,可我们的陆军完全不能对抗日本人。不能对抗!”

罗斯福挥舞着胳膊,捶着橡木桌子,使劲强调这这一观点。他接着道,“和日本人发生战争。我们需要英国的舰队,更需要普鲁士的陆军,可我们没有。我们不但没有,我们还要保证菲律宾的安全,真实该死的!我们只能让日本人去占领朝鲜和满洲,当他们消化朝鲜和满洲的时候,菲律宾最少是安全的……”

罗斯福的讲话一直滔滔不绝,他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对日本人的愤怒,当然,也只有这样发泄。在他的理解中,美国的远东政策其实是应该以亲日为中心,这基于他的独特的价值观——国际上最会捣乱的国家往往是那种小而弱的国家,而如果把这些国家至于强者的控制之下——比如像美国控制古巴那样,那么整个国际社会就会太平无事。或者说,罗斯福崇尚实力,尊重强者,日本从一个野蛮国家迅速的转变成文明国家让他让极为惊叹,特别是日本陆军的牺牲精神是美**队所没有的,在日俄战后,他甚至认为美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很多东西。

至于中国,那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国家:愚昧、软弱、保守、**、不愿意接受西方的先进文明……用他之前的话来说:“任何一小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就可以夺取北京……”对面这样的国家,他虽然不希望中国被分裂,但也不希望和中国有什么太特殊的关系,这将会给美国带来麻烦。而这次代表团之所以访问中国,最大的原因就是六月份开始的抵制美货运动,虽然他并没有在排华法案上让步,但为了安抚中国的情绪,还是要对中国释放出一些善意。

过了大概一个钟头,罗斯福的唠叨终于结束了,鲁特解脱般的长舒一口气了,他小心的用手绢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