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呵呵,克强兄不要激动。革命排满是一,救国是二。立宪虽不是杀满,但也是排满啊,试想国会议员就那么几个,汉人进去了,那满人就出来,这难道不是排满吗?”

杨锐说的似乎有道理,但是在诸人听来却有诡辩的味道,旁边宋教仁道:“文先生所言的这种排满,不是真排满,而是要和满人以议院为范畴,做口舌之争。此排满乃伪排满也,真要排满当举义革命,此才是真排满。”按照穿越小说的说法,宋教仁是个议会迷,想不到现在就明白议会之争是个什么样子。

“遁初所言确有道理,但是排满说到底还是要把满人赶下台,革命是一夜之间把他们赶下台,立宪是逐步把他们赶下台,便如英国,现在上院的权利怕也是不剩多少了吧。”

“可英国那是几百年之成果,更有多次战争,这才有了当今模样。”

“这个也不是问题,如今全国各处都是民乱,举旗造反者也不少,华兴会之前不是有计划举义吗。届时各地举义,那动荡之下,议会里的满清势力将会更少,如此到了最后,满人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所有的实权都在汉人手里。同盟会、复兴会一外一内,相互运作,这排满只会更快啊。”

“你……”杨锐说的极为和蔼,但刘揆一总感觉不那么对劲,他怒道,“噢,我们在外面流血举义,你们就乘势夺满人之大权,这不就是坐享其成吗?!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杨锐还是微笑,道:“那总要有个人在里面做内应吧。同盟会诸君都是热血汉子,难道也能支持立宪?”

杨锐内外结合的计策虽然不对味,但是湖南骡子黄兴却没有刘揆一那么反感,就在他沉思这个所谓的‘内外之策’的时候,旁边宋教仁道:“同盟会可以在外举义,但复兴会是否能给予一些支持,最少举义之枪械粮饷,这些都是我们缺少的,若是有复兴会支持,怕是能事半功倍。”

看着宋教仁要把自己套进去,杨锐笑道,“内外之策,不可言传只能意会。一旦被满清发现复兴会为假立宪,那一切辛苦都付之东流了。是以枪械粮饷复兴会怕是不好提供,”宋教仁要枪械粮饷的时候,黄兴和刘揆一的眼睛顿时都亮了起来,再听杨锐说不好提供,又暗了下去,“不过,帮助还是要的。届时我将汇报到总会,尽早想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可好?”

复兴会一向有钱,这是同盟会一贯的看法,而和复兴会合作不但能有一支强军。更有钱财支持。杨锐本只是会会黄兴、宋教仁,但看到这些人对于革命矢志不渝,再想及在天津之时炸的粉身碎骨的唐群英、方声洞,心中不忍,这才有后面之言。不过他只打算用个人的钱财,和复兴会无关——两年前卖版权给日本什么出版社的时候,似乎是有销售分成的。杨锐就打算用这笔钱。

见杨锐居然肯提供帮助,黄兴几个都是感谢,同盟会初立。孙忠山身无分文、犬养毅向来抠门、法国人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财政紧张的很,若有复兴会之助,那便可以度过难关了。杨锐拦着他们道:“我们两会虽做法不同。但都是救国为民。革命是为了排满,立宪也是为了排满,届时满人不在朝堂,天下之事都是汉人说了算,那中国就可以救了。同盟会牺牲多人,我甚是钦佩,今……”说到这,杨锐把厅外的陈广寿喊了进来。再道:“英雄殉国而死,但后事却要料理。今囊中羞射,特赠六百金以表崇敬之心。”

陈广寿听说要钱,忙的在夹带里取出六百日元递交给杨锐,杨锐则交与黄兴,黄兴本不想接,但杨锐刚才说这钱是给诸位烈士料理后事的,方声洞、曾醒、吴樾还好,唐群英、曾昭文、张继三人家中却并不富裕,同盟会虽然在留学生中发起募捐,但因为这些人是炸五大臣、阻止立宪而死,捐来的钱很是寥寥,其他不说,怕是连托棺回国的费用都是不够,便只好接过。

杨锐见他接过又道:“我的建议若是总会同意,但复兴会用款也不少,所援款项怕也是不会太多,但有总比没有好。到时候还请诸位海涵了。”

杨锐说的客气,黄兴等人都是道谢,然后说话片刻便是走了,他们一走,章士钊便道:“竟成兄,你是要支持革命还是支持立宪啊?”

“革命和立宪都支持啊。”

“你相信那帮士绅能救国?”章士钊激情过后,看事情都很冷静,立宪风气,他并没有什么欣喜,又道,“我很是不明,复兴会兵强马壮,怎么还不举义反清呢?”

“呵呵,”杨锐笑了起来,“行严兄是考我吧。夺权其实是一件在简单不过的事情,这就像一杯茶,你要把它变成酒,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