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 (第1/4页)

责外围巡视的侦骑已经往前而去,而六百米的距离,以及伴着鼓点并且消音的枪声,使得她们能有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她们爬出几十米的时候,御船上“抓刺客”的声音已经喊破了天,一万多的御林军由此动了起来,一些跳入河里,一些搜索河岸,还有一些则从河岸往田野里查探,之前从此地掠过的侦骑也掉过头来了,开始往可疑的地方搜索,而御船这个时候则是加速后退,往万佛寺驶去。

听着身后的骚动越来越大,方君瑛和程莐已经不再匍匐前进,在转过一片小树林之后,开始全力的奔跑起来,只不过此时的她们都已经力竭,跑不了多远就摔倒在地。

“把枪给我!我跑不动了。”方君瑛喘着气,无力的撑在地上,似乎说话都没有力气。

程莐知道她想留下断后,然后和满清鞑子同归于尽,若是以前,怕她也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在训练的时候白茹对她的教诲,使得她明白活着的战士才是最好的战士,她想一把将方君瑛扯起来,却不料自己也倒在地上,她大声道:“你若是不走,那我们就死在一起!”见她还无动于衷,又道:“你死了,四嫂的孩子怎么办?!”

四嫂为保护大家而死,可留下的一个三岁的孩子却无人照看,想到那没父没母的孩子,方君瑛不知道怎么又生出一股力气,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在程莐的拉扯下往前方跑去。(未完待续。。)

ps: ' 注:以上史实摘自《清宫轶事》中苏勋丞的《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

第六十九章 国变3

万寿寺中一片哀声。

随行的宫女太监不得不哭,而隆裕、李莲英、崔玉贵等却为己而哭,便是隆裕也是因为慈禧才做了皇后,虽然,在这个皇后她做的一点也不欢喜,可现在慈禧一死,那么以后自己该怎么办?她茫然无助,只待李莲英请她保重身子的时候,她才回过神来,凝噎着道:“这如今……这如今……该怎么办啊?”

太监是不能干涉朝政的,李莲英心中忐忑,知道在这个时候说的每一句话都对今后影响甚大,老佛爷即死,照道理应该是光绪出山,可自戊戌之后,光绪的嫡系或贬或免,都已经不在朝堂,一待光绪出山,那朝局就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当然,若是隆裕皇后有老佛爷的手腕心劲,那再来一次垂帘听政也未尝不可,可她不是这样的人啊。

李莲英想东想西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旁边崔玉贵倒对小德张使了个眼色,小德张见机忙跪地道:“回主子的话,出了这样的大事,还是要请庆王爷、镇国公来商议啊。”

小德张是崔玉贵的人,而崔玉贵又是庚子年逼死珍妃的凶手,他以前便说过“老佛爷活一日,我便活一日,”而今太后已是身死,惶恐之下,他不由得想着把庆王奕劻拉过来,他也算是太后一系的臣子,若是先得到了消息,然后再与袁世凯合谋出什么来,或是把光绪杀了,或是仍然把他软禁。都比光绪出山好。

李莲英听小德张说的便知道他们的所想,马上道:“回主子,太后崩天。还是要把军机大臣们都叫来才好,这样事情才能商量的妥当啊。”他素来谨慎,不敢再言语上有丝毫的偏向,只是按照正常规矩说话。

见两个太监的意思不一样,隆裕也猜测到了两种结局,一是叫庆王和妹夫载泽,如此那光绪很可能永远不能见天日。二是叫军机大臣,军机大臣虽然派系各不相同,但光绪出山占了个理字。即使奕劻有其他想法,在众人的面前也不敢有什么逾越之举。

“去…去…,着镇国公载泽过来。”隆裕左右为难,无计之下只觉得唯有妹夫是最可靠的。而且他此时就在朗润园。离得最近。十里路程来回最多半个时辰。

隆裕在忐忑间选择了载泽,而当载泽闻讯疾奔万寿寺的时候,在天津官衙的袁世凯便收到了北京赵秉钧的来电,电报上语焉不详,只说御林军异动,待他把杨士琦叫来商议的时候,第二封电报来了,上面说佛爷被刺。怀疑已经身死。看到这几个字的袁世凯浑身打抖,情不自禁的叹了一句。“天亡我也!”然后双目无神,一屁股瘫坐椅子上。

电报从袁世凯手中滑落下来,杨士琦不顾失仪,上前接过,看过脸色顿时也煞白起来,慈禧虽然处处对北洋提防打压,但在怎么说还是北洋的靠山啊,现在靠山既倒,那北洋……

“宫保……宫保……宫保!”杨士琦连续叫了三声,袁世凯才回过神来,他见他如此,忙道:“为今之计,还是要与东海,还有庆王商议啊,坐以待毙绝不是办法!”

袁世凯完全已经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