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谇缴舷韵殖隼础�

而这面墙对着的一面则挂的是大幅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的则是红旗,一面红旗代表五个乡团,白旗代表一个乡团,其实这时候各省的会员刚刚接到一大的指令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回乡创办乡团,所以图上除了浙江一省有数面红旗外,其他地方都是空白。

因为是盖瓦的阁楼,三面墙的最后一面墙,则是租界的关系图,工部局、清帮还有日本人的东亚同文学院都标在上面,上面的情报都是通过特科、帮派以及巡捕房里的卧底提供的。

杨锐在礼亲王世铎的照片上指了指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能出任内阁总理?”

“按资历是够的,以前他在军机处的时候可在庆王之前,又是领衔军机,但是这才具……”清廷大员的资料王季同都烂熟于胸,这也是杨锐把他拉来的原因 ,现在京中局势未明,袁世凯还是乌龟一般缩在天津衙门里,那也不去,“还有就是这个世铎是个没有架子的亲王,据说有一次李莲英按礼对他跪拜,他却也对着李莲英跪下,这事情一时在京中传为笑柄。想想这样的人,真要是做了内阁总理也是个牌位,内阁里的大事还是两个协理来定的。”

“也就是载泽和载沣?”

“嗯,是他们两人。载泽最近拉了不少人。协办大臣荣庆、礼部尚书奎俊都站在他那边,而载沣那边,这个人有点扶不上墙。太怯弱了一些,再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资历尚浅,当不了什么大用。倒是从宁夏调回的志锐、日本回国的梁启超,还有张四先生几个能当些大用,其他都是大多是平庸之辈,可就是这些人资历也不够啊,贸然大用。于理不合。”

梁启超不说,志锐是珍妃堂兄,可想不到张謇也在其中。杨锐奇道:“张四先生不是在经商吗?他怎么也算在光绪那边?”

“他是光绪老师翁同龢的门生,当年为了要让他中状元,翁同龢可是花了不少力气。张四先生南下经商,也是因为戊戌的关系。现在光绪这边维新的重臣如文廷式、经元善等人都死的差不多了。精英人物也就是当初的军机四卿。可都被杀了头,剩余都是些次要人物,唯有梁启超声望高一些,但他只是个举人,贸然担当大任真的不太可能”

“那这么说来,内阁是开定了?内阁一开,那国会就不远了。”杨锐看着墙上的诸人,不断的再想该怎么挑拨离间。才能让让满汉内斗,以使得最后大家一拍两散。士绅转身支持起义。当然,后世辛亥的故事不可能重演,待大局已定,过桥抽板、卸磨杀驴是一定要做的。

“确实是如此啊,铁良当初反对内阁是因为内阁不能兼差,他又是户部尚书,又是练兵处大臣,一旦建立内阁那他两样只能取一样。现在光绪一心要改官制、建内阁,载泽估计是把里面那些矛盾都调和好了。其实不建内阁就开不了国会,光绪的皇权得不到限制,载泽即使做了内阁总理也长久不了,一旦光绪的那些嫡系资历够了,那就是他下去的时间了,所以内阁、国会也是他的必取之道。”王季同晃晃脑袋,满清内部的争斗太复杂了,想的让人脑袋痛。

王季同又问道:“现在我们是推还是拉?”局势变化的快,王季同有些跟不上了。

“当然是推,我们要和士绅们站在一起,他们想干什么,我们就在报纸上宣扬什么,其开国会说到底就是肢解满清,让国家解体。”杨锐没有再看墙上的那些人像和人物关系标识,而是把目光转向了阁楼的明瓦上,这一天正是晴天,外面的光柱通过明瓦照射进来,能看到瓦上蛛丝和灰尘。

“解体?”王季同看着杨锐仰头看向屋顶的脸,猛然间觉得自东北之后,杨锐变了许多。

“对啊。国会一开,皇权就要式微,中央集权制就荡然无存,可自秦朝开始,我中国就是中央集权制,百姓都逆来顺受惯了,有苦楚他们不会反抗,只会告状,也就是用更大的官来压更小的官,一旦皇帝没了,中央不节制至地方,那他们连告御状的地方都会没有。现在各省督抚权力极大,又再开国会,一开国会那省议会也是要开的,到时候地方上就更有名义自立。若是早个五十年做这个,那也许还能成事,现在开国会也就是来不及了……”

杨锐一边说话一边仰着头看着明瓦处射下的光芒,然后摇摇头,不再说下去。开国会是分,那么复兴会革命之后要做的就要合。这分分合合才是中国的历史,至于说什么共和、民主,那真是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历史上天下合的时候,就是中央集权最盛之时,而天下分的时候,则是地方势力兴起之时。若是外国,大家还能坐下来谈判,商人嘛打仗只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