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 (第1/4页)

,因为之前抛弃了太多重量,飞艇的高度离地有一百二十多米,即使副气囊已经快充满,但八十米的缆绳完全够不系留塔。

“怎么办?”副艇长看着潘世忠,脸上又开始流汗了。

“只能排出一部分氢气了。回去的时候我们不要装什么东西,少一些氢气也没有关系。”着陆前潘世忠就想到了配重损失太大会使得着陆艰难,想不到真的是这样。

“好!只能是这样了。”副艇长点头道。之后便操作起来。

对地表发出严谨烟火的信号之后,着陆场的马灯都灭了,只有四盏靠电池供电的电灯还在微弱的亮着,随着氢气的排出,飞艇的高度一点点的下降,等到了缆绳能够着的高度,缓冲袋和高压气瓶都已经放了下去,剩下就是等地勤人员对缓冲袋充气了。

林文潜一直在等着飞艇的到来,一收到客人到达的消息,就一个翻身起了床,他是和衣而睡的,只穿了个鞋子就出了门。等他到达着陆场的时候,地上和天上都有两个庞然大物,这让早已知道飞艇的他也是看的一呆。

此时飞艇已经下到五十米的高度,巨大的船体正在一点点下降,这使得平日里感觉宽大的着陆场顿时变得极为狭小。随着地上一百多名士兵的号子,吊舱终于够着了缓冲袋,啪的一声巨响,像是什么东西拍在了水面上,飞艇着陆了。

在往吊舱里加重的同时,吊舱里货物也被搬了出来。看着一箱箱弹药从吊舱里搬了出来,周亚卫激动的想哭,这就是补给啊。周亚卫激动,而潘世忠则是凝重了,他要马上找到当地的长官,好让他们去北面五十公里处搜索丢下的那些弹药。“我要找你们的最高长官。我有急事!”人群里他出声喊道。(未完待续。。)

丁卷 第二十七章 英雄

虽然有一些不完美,比如有近四万发子弹在半途就抛弃了,但是飞艇的安全抵达,从此宣告复兴军空中补给线的建立。在航线熟悉之后,每次补给九吨物质,每月补给八到十次,那么缺枪少弹的严州根据地还是能支撑下去的。

杨锐是第二天一早收到飞艇成功抵达严州的消息,其实按照他的交代当天夜里就要报告他,不过严州那边因为着陆时的折腾,还有丢失军火的插曲,电报来的较晚,此时杨锐已经睡着了,所以陈广寿便把电报在手上压了一压,等第二天早上再汇报给杨锐。

杨锐刚起来的洗漱的时候,陈广寿就在一旁把昨日晚上的那些事情想他汇报:

“严州来电:客人到达,一切顺利,运输之货物因为特殊情况抛弃部分,但并不在敌人防区内,已经派人去搜寻运回;

总后来电:他们建议三个月之后开建第二艘飞艇,以确保严州补给正常;

教育会昨日和美国驻清公使及学务大臣达成协议,庚子退款教育会将获得其中四成,用于赴美留学;

同盟会黄兴等前日发动钦州起义,此时正在钦州、廉州与满清鏖战;

俄国来电:连通宽城子的铁路俄国估计无法投资,但是可以说服俄国对铁路给予外交支持……”

听到这里,正在刷牙的杨锐一口水吐了出来,然后道:“详细!”

早上的报告只是一些标题性新闻,如果哪一件事非常重要。那么杨锐就会让陈广寿详细的说。听闻杨锐要详细内容,陈广寿便马上翻开文件后面的详情,汇报过来。

按照朴茨茅斯协定。日俄两国协约签订之后将在十八个月内撤离己方军队。历史上合同的签订是9月5日,但现在,因为刺杀的关系,8月23日双方就签订了条约。也就是说,1907年4月23日,两**队必须全部撤离整个东北。4月23日是一个时间点,7月30日又是另外一个时间点。在这一天日俄将签署协定,互相承认势力范围。杨锐虽然不知道日俄协定的具体时间,但是他知道日本一撤军。那么日俄、英俄协定很快就会达成,这其实就是后来一战的阵营划分。一战怎么划不是现在要考虑的事情,但是趁着日本撤军,把安通宽最后一段铁路申请下来才是正理。过了这一段不清不楚的时间。一旦局势明朗。那么俄国也未必会支持铁路接到长春。

复兴会派到德国还是陈去病为主的一帮人,他们之前因为哈尔滨沙皇大学觐见过一次沙皇尼古拉二世,因为尼古拉二世是龙年所生,其进献的一条两百公斤的金龙大获尼古拉二世的赞赏,而后,龙心大悦的尼古拉二世勒令俄国财政部专门拨款五十万卢布建设哈尔滨沙皇大学。不过虽然俄国人拨了五十万,但是陈去病还是要对各层官员打点的,最后核算下来发现。花去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