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 (第1/4页)

了解来看,他们是很重视接受文明世界的知识的,那个传说中的首领杨,更是在纽约呆过不少时间,伯金斯相信自己的理由会被对方认同的。

谈判总是长时间的,今天的谈判只是明白摩根的意向和贷款的细节,下一次的会谈才是复兴会的正式回应,毕竟,贷款涉及到了很多细节,不可能短时间就能确定的。离开华尔街二十三号,回到寓所的途中,张坤和谢韬甫都闷闷不乐,美国人之所以敢提这样的条件是因为长江上面的各**舰,一旦革命军不被各国认为是交战团体,而看作是暴民,他们将接受满清的邀请拍军舰在长江水上阻截,那么北伐则马速夭折,中国将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国家。

“还是给竟成先生发电报吧。”谢韬甫回到寓所,斜躺在椅子上有气无力。

“不。我们还是要先做一些调查才好。”张坤说道。今天谈判的时候,他看到了伯金斯眼睛里的骄傲和戴维森目光里的怜悯,这虽然让他很不舒服,但是这些总是让他感觉到,美国人这么自信一定是还有别人的原因。

“调查什么,怎么调查?”谢韬甫在国外日久,对于国内的情况并不明白。

“就是看看美国人是不是和满清达成了什么协议,据我所知,出来的时候,浙江的铁路据说要贷英国人的款来修筑,盛宣怀已经签了合同。国会的意思是说此合同非法,而盛宣怀则说这铁路好几年前就签了草案,现在只是实行而已。英国人拿到了好处。其他几国也想要好处,就不知道对美国载泽他们承诺了什么。”张坤道,他说完就让人发电报回国去了。他相信,国内一定是有什么动作的。

“那也就是说美国人被载泽和盛宣怀拉住了,所以才对我们开出这么一个极为苛刻的条件?他们其实并不是希望我们贷款,但又怕满清那边的好处没有得到,只好先吊着我们,等满清那边一同意,就再找个借口把我们拒绝?”谢韬甫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就是不知道美国人从哪里拿好处?还有那条江苏海边到新疆的铁路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如果是要连上俄国的中亚铁路。那不就是和哈里曼的计划相冲突了吗?”张坤对着中国地图,猜想着这帮美国人的打算,莫不是那个司戴德又搞出什么事情来了吗?

张坤念叨的斯戴德是美国驻沈阳的领事。全名叫做威拉德。迪克曼。斯特雷特,他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毕业于康乃尔大学建筑系,02年考入北京海关。日俄战争的时候为路透社和美联社报道战况。在汉城遇到铁路大王哈里曼,从而开始平步青云。不过,哈里曼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毫无家世的年轻人,是以他现在和哈里曼关系并不像以前那么密切,而因为罗斯福总统为了在中国分得蛋糕,执意要组建美国银行团,所以把司戴德和银行团扯上了线,到现在。司戴德已经变做了美国银行团在中国的首席代表,而银行团的首要成员就是摩根。

张坤的话让谢韬甫想到一些事情。他道:“前段时间太平洋铁路还有太平洋邮轮船公司的股票跌了一大截,据说是哈里曼的环球运输网计划失败了。俄国人虽然缺钱,但并不愿意把西伯利亚铁路出售。”

“啊!”张坤轻轻的感叹了一句,他只觉得己方的运气太好了,若是在两年前或者一年前哈里曼的计划破产,那对于关东银行和复兴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通化铁路可是打着美国人的牌子对北扩张的,还有上次股市套利也是靠着哈里曼的支持,要是他那时候知道环球铁路网不能实现,那事情……,良久张坤才道:“摩根是想从江苏把铁路修到新疆,接上俄国人的中亚铁路,也弄一个环球运输网了。可是他,他在美国没有铁路和轮船公司啊?”

“铁路确实是没有,但英国白星轮船就是他控制的,”说到这里谢韬甫把今天的纽约时报拿了出来,念道:“白星公司计划将在明年开始建造三艘史无前例的巨大邮轮,它们将有八百八十英尺长……也就是两百六十米长,二十八米宽,吨位达到四万六千吨,排水量超过六万吨……这三艘邮轮依次命名为奥林匹克好、泰坦尼克号、还有巨人号。”

听闻谢韬甫补充的这个信息,倒让张坤明白那条从江苏到新疆铁路的作用,不过这条铁路不是美国人一家能修成的,新疆向来是英俄的势力范围,还有现在汴洛铁路也即将竣工了,这是法国人掌握的京汉铁路支线。这条四千多公里的铁路即便是要修,也是要所有列强一起分脏的。看来美国人还真是不想把钱贷给复兴会,所以才提出来这个难以完成的条件。

即便是有着时差,张坤发往国内询问的电报在日暮降临前便有了回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