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 (第1/4页)

杨度只想答应,又被杨锐挥着手按下来了。他还有话没有说完,“住的话还是不要住在英租界那边了。就住到法租界这边来,明日上午会有人去接你的,你跟着他们便可。再有,听闻你习的是纵横之术,这东西好是好,但也不能老盯在国内,而应该看向国外。当今之世界,和战国争雄是一样的,强者为尊。中国大而弱,要发展前期一定是要投机取巧,几十年后等中国强大,那则要合纵连横,方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这些对于中国都是极为重要的,你若是研究的好,何愁壮志不愁呢?”

杨锐很委婉的说纵横之术,而不是帝王之术,只让杨度背上惊了一身冷汗。他跟着王恺运学帝王术,可是少有人知道的,但现在虽然杨锐没有说破,也很让他吃惊。不过他身上冷汗出过,又是满头热汗。

历史上他本在1906年秋发表金铁主义一文,但因为当年夏初慈禧被刺,而后光绪又宣布开国会,他便因为收回粤汉铁路路权,而被湖南举为省议会议员,而后又再成为国会议员。车马劳顿,官场逢迎,只让他没有做学问的心思,只到这一次易弦更张,这才有空梳理之前那些所想,这金铁主义一文这几天已经写了不少,但是还没有写完。现在杨锐要他多关注国外,而不是国内,更说以后要合纵连横,要在世界有一席之地,他闻言顿时觉得是寻到了知音,觅到了明主,激动之下也不言语,行礼之后便跟着外面的护卫出去了。

杨锐不明白杨度心中的激动。只等他走,忽然想到他此次穿得是土布衣裳,而不是洋式西装,心下知道他已经在言行举止上向复兴会靠拢了。他看着进来的陈广寿道:“杨皙子此人你也调查了,感觉如何?”

杨锐少有问陈广寿这一类的问题,他闻言有些错愕,道:“杨皙子……他加入我们的时间也太巧了吧。若是以后腰委以重任,怕大家要有说法吧?”

杨锐问的是这个人如何,陈广寿却说不出这个人如何,只觉得的这个人太过行巧了。如果日后重用,那是要出问题的。陈广寿说的,杨锐早就有所考虑,他开始关注杨度,只是因为对这个人的后世经历好奇,而后面又觉得自己是要有一些体己的人了,一些不太见得光的事情,还是要有人筹划的,这才想把杨度招揽过来。

除了杨度,还有两个人杨锐想拉过来,一个是岑春煊之前的幕僚岑炽,另外一个则是后世的新疆王杨增新。前者把莽夫一样岑春煊从县令捧到了总督的高位,出谋划策、审时度势的能力极高;而后者则在民初多事之时,与新疆各方势力周旋而不倒,左右逢源、亦刚亦柔功夫不浅。这两个人,前者可为幕僚,后则能做栋梁。只是这两人不好招揽,岑炽和岑春煊是同宗,虽然在岑春煊进京之时他就回余姚了,但是淡泊名利,不想出山。而杨增新则是满清的进士,现在又是满清的官员,要想拉拢那一定是不肯能的。便是革命成功后也有些麻烦,毕竟他是前朝官员,搞不好要上贰臣录的。

“资历能力两者皆不可缺,但是说到底资历是可以积累的,能力未必能,有些人是越干越差,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杨锐一边答着陈广寿的话。语焉有指,一边起身出了屋子,准备回隐身的教堂。

陈广寿不知道杨锐在说谁。只是跟着,出门的时候又想一件事情,道:“先生,刚才广州那边来电报。说是同盟会举事了。”

听闻同盟会再动。杨锐微微有些惊讶,道:“他们动作倒是挺快的啊。”历史上这次起义是要四月份才发生的,现在才是一月份。不过再想到一件事情,他脸色猛然的沉了下来,寒着声音道:“现在情况如何?”

陈广寿不明白杨锐‘动作挺快’是什么意思,闻言答道:“电报上说刚刚开打,还不知道情况会如何。不过现在军情局那边应该是有确切情报了,待会回去当知道举事的进展。”

“好!那就现在回去。”杨锐说道。只身上了马车。

他这边说完,陈广寿又道:“先生。你已经好几天没回去了,夫人今天又让人……”

陈广寿提到程莐更是让杨锐脸寒,只打断道:“不管她,工作要紧。”

杨锐话语声不大,但却很是决绝,陈广寿便只好坐在马车里不在言语。马车开动的时候,杨锐只点了一支烟,想着自己无比糟糕的婚姻。

正所谓异质相吸,人总是会被自己所没有优点的人吸引,但是接触之后,他则会感觉还是同类最好,虽有常有矛盾,但是为人处世态度大体一致。现在杨锐越来越觉得程莐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是大麻烦。之前慈禧死是一个——当然,慈禧死光绪出,客观上对于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