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 (第1/4页)

“是四项,本来是两个磺胺,但后来又加了一个云南白药厂,还有一个普通卫生基材厂,这样就是四项了。”杨锐解释道,他是按照本子念得,记得比较零散,所以听起来有误差。

磺胺技术是成熟的,云南白药和卫生基材。徐华封是不懂的,他只好再往下问道:“那两个铁厂……”徐华封顿了一下,“五台山这边就不说了。矿石品位虽然只有百分之四十五,但我们还是可以选矿的,不行就烧结,只是真要在本溪那边开矿,你就不怕日本人红眼?这里生产可是特种钢材啊,整个亚洲都做不出这样的钢板。”

“眼红也没有办法。”杨锐摇头,“谁让那边的铁质媒质都这么好呢。要是换一个地方,比如汉阳或者马鞍山,要炼出这样的钢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徐华封明白选择本溪的难处。那里矿石低硫低磷,焦煤也低硫低磷,简直是绝配,这种钢造枪造炮造兵舰。反正做什么都是少不了的。

“我就怕钢铁厂一开工。日本人就想着怎么弄过去。”钟观光也道,他在通化呆过,完全明白日本人的野心;“难道就不能把矿石运动通化铁厂加工吗?两地其实离得并不远。”

“本溪钢铁厂的位置就在南满铁路和安奉铁路的中间,修铁路可是要跨过安奉线的,日本人一定不会同意,而且钢铁厂在本溪和在通化是一样的,无非是一个在他们嘴里,一个在他们嘴边。多走几步路而已。真要是开战日本人进攻通化,美国人未必敢出兵。”杨锐道。

“那弓长岭也真是巧啊。就在两条铁路十五公里的附属地外。我要是日本人,看的也会心急。要不是还有条太子河,那地方真要被他们给封死了。”章太炎这个不懂工业的文人也来凑一把热闹,“竟成,你要把铁厂建在这里,那就是老虎嘴里拔牙了。”

“竟成,我们还是把当地的焦煤运出来吧,就运到马鞍山,事先囤积那种低硫煤不行吗?或者山西煤多,难道就不能找到同样的焦煤?至于铁矿,那就用霍邱的好了,这不也是低硫低磷的铁矿石么?要是运来的焦煤不够,那就再用木炭炼吧。”徐华封想着这极度困难的事情,最后只能想到这个折中的办法。

“霍邱这边可以扩大木炭生铁的产量,但是本溪湖那边也不能拉下。”杨锐也在反思本溪湖钢铁厂的建设问题,最后道:“先把各种设备运回来吧,各种土建工程可以先完工,装不装机,我们再看。”

见杨锐基本同意自己的建议,徐华封就跳过本溪湖,又看向后面的内容。有色金属六项,除了一个电解铝厂、一个硬质合金厂、一个冶炼厂,其他的都是有色金属矿山;而化工八项,除了染料厂、电石厂,其他如酸厂、碱厂、合成氨厂都是已有技术;机械九项,车床、电机、锅炉、轴承、刀具、仪表是重点难点,其他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自行车并不难,基本是仿制而已;轻工除了一个造纸厂,就是纺织厂;医药因为技术是现成的,不难;军工六项,也就是飞机厂和发动机厂难些,无线电、电子管再有两个兵工厂也是现成技术和人员;船舶两项,武昌和马鞍山是新建的,江南局是扩建,不难;最后是三条铁路……

“哪三条铁路啊?”徐华封问道。

“第一条是张蒲线,黄河风陵渡为起点,再北上太原大同一直修到张家口,铁路将横穿整个山西,南接黄河,北接京张,有一千公里;再有就是侯延线,一条则是延长到西安,西安再到侯马的铁路,这条铁路不长,五百公里不到,但是却是连接山西到西安的关键……”杨锐道。不过他还没有往下讲,徐华封却打断了。

“山西到西安,那不是要穿过黄河?”徐华封道,金桥银路,京汉的黄河大桥可是花了血本,修了两次才修好的,现在杨锐说的侯延线也是要修黄河大桥的,他很担心施工问题。

“是要穿过黄河,但是建桥的地点是在龙门,龙门过后,黄河河面扩大,并且流速也平缓,在这里架桥难度、成本最低。”杨锐完全是按照后世地图来规划铁路路线的,包西线和同蒲线之间少有横向铁路,侯西线是一条,北面一点的神木原平也是一条,不过侯西线离延长油田最近,所以他选择建设侯西线。

有道是鲤鱼跃龙门,复兴会更有龙门客栈。诸人听到杨锐说的黄河龙门建桥都是一阵亲切。章太炎插言道:“龙门好,龙门好。选在这里要比洋人建什么黄河大桥好的多。”

听他这么说,诸人都笑。徐华封道:“整条线有测绘吗?”

“嗯。”杨锐撒着谎,“初略的测绘过了,路线的选择没有问题,关键是施工方面还要做细致的测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