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 (第1/4页)

“但是……,阁下,我马上去咨询驻清公使嘉乐恒先生。”乔治见史汀生坚持信息是真的,只好转身出去发电报。

“不!乔治,马上帮我联系总统,我要求紧急召开关于中国革命的紧急会议!”史汀生起身道,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但是在迫不及待他也是在第二天上午才在白宫见到了总统塔夫脱、国务卿诺克斯,海军部长迈耶,另外一个则是国务院远东司的司长兰斯福德。米勒。

会议就在这五人之间召开,最先说话的是米勒,“总统先生,远东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叛乱或者革命的消息,在浙江的起义军正在和政府军休战。如果他们真的要打到北京,我想最少应该是明年或者更晚一些时候。”

米勒的发言让并不知情的海军部长迈耶频频点头,他说道:“如果真的是在明年或者更晚一些时候,那是最合适的,运河开通开通之后,我们在太平洋的实力将大幅度提升,将能更好的保护侨民和美国的商业利益不受侵犯。”

“兰斯福德,情报是确切的,这一点不需要怀疑。”塔夫脱看了史汀生一眼,然后说道。“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面对这一次的革命。是中立。还是挑选一个立场?”

“总统先生,我们在中国并没有太多的利益,而且根据1900年北京议定书。对中国的任何干涉都必须是集体行动。”诺克斯明白财团对国务院的压力,虽然很想站在某一边捞一杯羹,但是能力不及,只能作罢。“我们最多只能派出军舰,进入长江流域,以保护各地侨民的安全。另外,之前签订的贷款也不应该马上交付。在此时交付贷款是很不明智的。”

诺克斯的发言虽然说要中立,但是以清国政府现在的财务状况,断绝贷款就是支援革命者。塔夫脱很满意他的处理。只是他想到另一件事情,又问道:“那我们需要一个怎么样的中国?有人建议我说服革命者仿照美国,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我们需要这样做吗?”

塔夫脱问完话。站在一边的史汀生便看着诺克斯。他虽然说一百年后中国将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对手,但是现在强大的中国却是符合美国利益。

诺克斯不知道史汀生的所想,只是以国务卿的身份来阐述自己的看法:“总统先生,我们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利益,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之前的门户开放政策,插手中国内政是很不明智的,这样将会引起欧洲各国的反对,我们应该保持绝对的局外中立。并做好和各国一切干涉的准备,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日俄因此得利。”

诺克斯最终还是希望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指出操作中国的政局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塔夫脱对此并不满意,那些财团的要人们对这个有四亿人口的大市场早就垂涎三尺,他不得不又问向远东司司长米勒,“兰斯福德,说说你对看法,我希望它能和菲兰德说的不一样。”

总统需要听和上司不一样的意见,米勒虽然犯难,但还是按照现有的情况推测道:“总统先生,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才符合美国近几十年在远东的利益,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压制越来越不友好的日本。以此为基准,我们应该主动帮助她强大,她不应该实行民主制度,最好的方式还是保留皇帝,而权利由精英们掌握,比如复兴会的杨。

但是,英国和日本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特别是现在日本是英国在远东最重要的盟国。袁之所以会下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英国纵容日本说服清国政府解雇了他。如果新的政府不能抵挡来自日本的挑战,或者他反而和日本结盟,那么我们对她的扶持将是极不明智的。如果中国能和美国站在一个立场敌对日本,并且能战胜它。那么田就有资格获得美国的友谊,反之,她将和清国政府没有什么不同。”

“我的意见也是如此,总统先生。”不等塔夫脱问话,史汀生就主动说道:“现在欧洲的局势越来紧张,比如这个月再次发生的摩洛哥危机,就有消息称英国已经开始动员,准备和德国开战。现在,迫于形势,她在远东的权利正在逐步的让渡给日本,并准备让日本承担越来更多的义务,而在中国自由行事,就是英国支付给日本的报酬。

总统先生,我们决不能让日本接替英国成为远东新的霸权,真的要是发生中国被日本征服或者中日结盟,那将是美国的灾难,到时候吕宋不但会失去,夏威夷也会受到威胁。现在我们虽然局限于北京议定书,并不能单独行动,但是我们可以对复兴会表示一些善意。”

“善意?”诺克斯虽然知道史汀生说的很正确,但是听到他建议总统要对革命者表达善意,他还是阻止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