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1/4页)

宋教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的时候,杨锐心中的石头刚刚提起来。临时国会大多事情都完成了,但一个没想到的问题却又提了出来,那就是大部分议员都希望朱宽肅登基为帝,这其中除了宋教仁反对外,其他人包括部分复兴会的代表也都赞成。

“之前不是开过会了吗,怎么情况又反复了?”杨锐听完汇报,皱着眉头责怪道,有没有皇帝真不是大问题,但这一步影响深远,马虎不得。

“是说过了,大家也都赞同,岷王只是前明皇室,国家除了每年给四百万两,百姓尊戴便是。可,可湖南那些议员又起哄了……对,对,我想起来了,”杨度拍着脑袋,他最近是忙晕了,“就是在讨论国旗的时候起哄的。大家都说备选的国旗式样没一个好看,咱中国还是用回黄龙旗好。他们还说大权已经在国会,岷王是不是皇帝不要紧,可现在日本是天皇,印度也是皇帝,就是小小朝鲜,居然也是皇帝,以后各国外交往来,我们的使节出去要对人家的皇帝五鞠躬,他们的使节对咱们只要四鞠躬,这实在是有失大国风范……”

杨度唠唠叨叨,只把事情越扯越长,杨锐最后听的不耐烦了,打断道,“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哪个王八蛋敢立皇帝,不怕开除会籍吗?”

“这只是提议,表决是没有通过的。”见伟大领袖开始不耐烦,杨度使劲擦了把汗,“可这么的苗条不对啊,现在外界除了同盟会那些人,都愿意岷王登基,真要是被大家发现我们从中作梗,那这民心可就……”

“怕什么,只要议会通不过就好了。”杨锐断言道,他早就料到了有些傀儡会不听话的,但只会是少部分。

“可是……可是……”杨度又开始擦汗,“大家都觉得不把皇帝的有关条款写进宪法,那宪法就是不完整的。现在诸人提了这么几条,一为皇帝是国家的象征,二是三公要有皇帝下诏任命,三是法律、大赦、召集国会、接见各国大使公使,都要皇帝……”

“这到底是君主立宪国,还是民主立宪国?”杨锐又不耐烦了,他愤恨这国家还是奴才多。

“民主国!”杨度不明白伟大领袖的心事和难言之隐,不过他还是坚持原则操纵着临时国会。“现在大家只是认为皇帝最好要成为国家的象征,这其实和我们当初商量的完全一样,他就是个牌坊。做做样子。”

再听一次国家的象征,杨锐忽然想到了小日本,二战之后日本也是民主国体,但…但似乎也保留了天皇制,好像…好像说那天皇也是国家的象征。

“那他们要想把什么写入宪法?”杨锐恍惚了一下,再问道。

“他们想把宪法第一条写成:皇帝是大中华国之象征,然大中华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皇帝关于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由内阁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杨度把条文念了出来。杨锐能感觉到他对此很是认同,“竟成,宪法上必定要有国家主权在谁的条文,原来的草案没有这条。是缺憾的。现在宪法明文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那这自然是民主国,而皇帝只是个象征,这是符合你之前要求的。”

杨度说完就死死的看着杨锐,想知道他对此的意见,而杨锐想了一会却笑道,“想要用面黄龙国旗,居然就把皇帝抬出来了,那国歌呢?是不是也要把皇后给扯出来。”

“竟成。民心难违啊!”杨度苦笑,“没有这个岷王还好。现在岷王有了,不让他登基,不说国内的百姓,就是国外的华侨也是不服啊,他们买那么多开国债券,就是想着岷王会登基为帝的。现在事情被咱们拦着,可要被大家嫉恨了。”

“皙子,是你君主立宪之心不死吧!”杨度说这么可怜,杨锐却是不信,“我当初不整出来个岷王来,海外的开国债券怎么卖?各州县怎么顺利接收?知道吗皙子,底下那些州县,革命军去接收,民团死命反抗,但圣旨一到,那些人就开城门投降了。这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几百个地方,特别是贵州,负责人张百麟举义的时候没几杆枪,他就拿了一道盖有朱宽肅印信的圣旨,在贵阳城衙门对众读了一遍,新军巡防营就投降了,整个省就这么接收过来。

至于百姓给复兴军送水送粮做民夫,帮着带路传消息,他们做这些是因为他们懂革命吗?不!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他们只懂改朝换代,只懂得反清复明。可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再有皇帝,皇帝是儒家的根基,我们可以在立国之初借用,但不能老是三纲五常下去,再这么搞下去,国家又会变成老样子。

其实在皇帝这件事情上来说,我和孙汶是没有两样的。他反对皇帝,我也反对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