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部分 (第1/4页)

“你就算了吧!”钟观光大摇其头,“我和小徐在外边看到什么气愤的不得了的新闻,但想到有你在国内心中就大定了,要不然定是会激愤不已的。竟成,就能者多劳吧。”

他这边说能者多劳,院子里就响起了章太炎的声音,“竟成,你开府第一天就不务正业,丢下我们几十个人不管,怎么能躲到宪鬯这里来了?”

他人未至,声先到,与他同来的还有谢缵泰、虞辉祖、盛宣怀诸人,杨锐在刚才草草的结束政府工作会议之后,就出了郑亲王府一溜烟的跑了,弄得他们要找人都没找着。幸好李子龙被杨锐留在王府,他们也就跟着找来了。

几人和钟观光见面,很是客气一番之后章太炎最先说事,“那帮子酸儒要翻天了,说是明日就要到国会请愿尊孔重儒,你说怎么办才好吧。”

他这边说完谢缵泰赶紧插言道:“美国代理公使来电道贺,他希望能在最快时间内和你会面。还有公使团这边,也希望能尽快和你会面商议各国承认问题……”

“马上就要币改了,我和张行健心里都没点底,你还是给说说这策略该如何是好。”虞辉祖道,“还有四国银行团借款之事该如何,他们现在是禁止我们单独进行币改,说是之前早有协议,币改必须先由四国银行团同意才能开始。”

“对啊。湖广铁路借款他们也是不认同由我国派出总工程师,必须接受各国派人任总工程师一职。”走在最末的盛宣怀也道,之前的合同是他签订的,本也算是为中国争取了不少权益,可大清的情况和大中华不同,那时候大清是满目疮痍,不得不签,现在大中华是铁桶江山,根本就没有什么内忧外患。

本想歇一歇的杨锐没走半个小时就把抓丁,钟观光见如此只是大笑,“竟成,你还是回去吧。总理府没你开不了锅啊。”

杨锐见这些家伙已经追上门,只得在简短吩咐之后又赶回了王府。如今对于正式政府而言,有五件事情最为棘手,一是各国对大中华承认问题,除了美、俄之外,其他诸国都要看四国银行团借款如何处置,处置的好,那各国为了借款自然会承认新政府;

二便是四国银行团借款,两个合同,一是币制及实业借款合同,去年三月签订的,借款一千万英镑,五厘息,九五折交付,期限四十五年,此借款的担保是烟酒税和东三省税入和部分盐税,同时因为银行团要监督用款,币改和实业诸事都要报告银行团才能施行,银行团是不希望中国废两改元的,所以他们一直把各国承认中国当作一个筹码,以期能延缓或主导中国币改,以获得某种程度的金融特权。可这也是新政府和银行团之间最大的矛盾之一,杨锐不想按照洋人的意思币改,哪怕他们是正确的,也不希望他们从中插手。因为一旦如此,打乱币改的节奏,那币改的代价就要增倍。

另外一个合同就是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六百万英镑,此借款条件和前一个合同相同,但以满清铁路借款的惯例,总工程师必须要由银行团推出的人选担任,并且很多建路物资,比如钢轨等,大多要从国外购买。哪怕中国出产的钢轨比进口便宜。为了增加钢铁产量,杨锐一直想着怎么在铁路上多用钢,造船是重点。铁路也是重点,现在借款修铁路居然不能用自己的钢铁,那他就不愿意了。在其看来,四国银行团可以监督借款的使用。但不能左右铁路公司用款。可以督促工程的进度,但不能决定工程的具体内容。虽然在合同上对此有相关的保证条款,但在实际施工当中却因为款项由银行团控制,这些条款完全无法确保。

三是减租案,这是土改核心。虽然国会在近日将会通过这个条款,但各地的士绅却完全持反对态度,在其看来,既然国会在宪法里确定保护私有财产。那么朝廷就不应当督促减租。这些人的理由说出来只让人又笑又气,他们依然认为皇权不下乡是朝廷应该遵守的潜规则。完全不知道新的政府已经完全抛弃了他们,以组建农会的方式控制广大农村的基层。

第四是币改案,国内的钱庄、票号都被打压整顿了一遍,现在只剩下一些残存的钱庄势力和洋人银行勾结,妄图以缓办为名以阻止币改推进,经过橡胶股票风潮和票号清理,本土的金融势力已经式微,但银行团却拿着之前和满清的合同咄咄逼人。

最后一个则是食盐专卖案,为了收取盐税,全国的食盐都由国家专卖,不再有什么盐引之类,如此的跨步也让那些官盐贩子和私盐贩子很是不满,这不是要断财路的问题,而是要断生机的问题。

杨锐回到郑庆王府的时候,四国银行团代表就已经在等着了,汇丰银行的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