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部分 (第1/4页)

,那么甲午海战的结果会不一样;而后世中国管理不学德鲁克而是学戴明,那中国制造则将完全不一样。正是因为此,他把品质管理定位为制造业的核心理论,以工部的培训班为媒介,培训所有的实业家,相信十几年之后,洋货将被打得落花流水。特别是只会生产一种款式汽车的福特,在领受过流水线效率红利之后,他们将会因为品质不善最终被中国货淘汰。

这只是商业,若是用在军工领域,那么武器的可靠性,臭弹率、失效率将会逐步下降,同时作战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相信中国货的口碑不要多久就能在世界市场上打响名声。只是以现在的殖民体系,牌子打响是一回事,是不是能进入市场又是另外一回事,这说到底,还要枪炮开路。杨锐此时忽然对美国人的‘门户开放’政策有了极大的好感,也许一战之后,还是有跟着美国混一混的可能。(未完待续。。)

己卷 第十二章 眼红

“为什么地上会有油?

因为工人没擦干净;

为什么工人没有擦干净?

因为管事没说;

为什么管事没说?

因为工人没有汇报这件事情;

为什么工人没汇报?

因为管事没问。

……

为什么地上会有油?

因为嘎笨机漏油;

为什么嘎笨机会漏油?

因为塞子坏了;

为什么塞子在更换之前会坏?

因为塞子‘太好’了;

为什么塞子这么‘好’?

因为图省钱买了便宜货……”

湖南籍代表毛学任在王府花园里读着实业大会下发的资料,读一段就停一会,若有所思。同样的一个事情,不同的问法得到不同的结果。管理是奥妙的,这使他忽然从梁任公的学说里脱身出来进入杨竟成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神奇,使得他流连忘返。

“提高品质的结果就是成本下降,并且使产量提高……”这又是一句让让他疑惑不解的话,按照他办肥皂厂的经验,应该东西越好,成本越高,生产越费事。这怎么就品质越好成本越低产量越高呢?他想了半天也找不到原因,前几日座谈会几百人一起开,局面虽然热闹轻松,可是却有点吵,这让他没有听见杨锐的解释,很是扼腕。

“毛老爷,毛老爷……”毛学任思考的时候,旁边一个声音低声叫道。只把他从思考上拉了出来。他回头一看,见是工作人员周翔宇,顿时笑道:“哦。小鬼,我不是老爷,不是老爷,我也才十九岁,不比你大多少嘛!”

“毛老爷客气了。”周翔宇对年轻的毛学任极有好感。他虽只有十五岁不到,但身为复兴会员,以及通化法政学堂的经历。让他待人处事都很沉稳,“毛老爷,今天就要上交商业计划书了。各位老爷的都已经交了……”

“好嘛!好嘛!你跟我来拿。”毛学任说着就起身回房拿那个计划书,他一边走在这皇家花园,又一边感叹着世事无常。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是湘乡驻省中学的学生,大举义时他激动的割辫退学。开始本想参加复兴军。但革命没几个月就结束了。当时潭州许多学校都办了起来,其中一个技工学校还教人制造肥皂,并供给膳宿和津贴,衣食无着落的他当即报名。半年之后,湘潭第一家肥皂厂开业,再小半年之后,他身处京城,不但觐见了皇帝。还成为全国实业代表,真是世事如梦。

蝴蝶效应之下。两位本该1925年在广州见面的伟人提前十三年在京城醇亲王府相见,而且这次两人见面商谈的不是北伐革命,而是商业计划书,而他们的名字也因为历史的关系还没有显现,或许永远不会显现。

杨锐也不知道王府花园里有这么两个伟人,他此时正在和徐华封在看商业计划书,以确定贷款投资一事,这里面只要是过关的,那一律进入下一轮谈判,而没有过关的,则由国家实业银行出面,发放五万两以下的贷款,其实这笔钱对没有入围的人来说已经很多了,他们一般都是小作坊。

“竟成,你是不是认识茂新面粉的荣宗敬啊?怎么那么多人不提,你偏偏提他的兵船派面粉?”徐华封说道。“你不是不看重轻工业的么,现在怎么也看他们的计划书?”

见徐华封发问,杨锐笑道:“人家的面粉就是做的好,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们现在投资,投资什么,不就是投资这些人吗。技术没有可以学,机器没有可以买,工厂没有可以建,可是人没有,我说的不是工人,而说的是公司的操盘手没有——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