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部分 (第1/4页)

性,而后才回答莫里循的问题:“我军歼灭俄西伯利亚军团后,按照既定计划,将派遣第六集团军李烈祖部北上,该部有三个正规师,六个预备役师,共计十一万余人。至于该部在肃清哈尔滨等地的俄军后,是不是会往东攻占海参崴,则要看俄军在蒙古的行动以及其他情况。”

“请问吕女士,其他情况是什么情况?”记者的敏锐让莫里循抓住了这个值得深究的词语。

“其他一切认为有必要的情况。”吕碧城答道。她说罢又点了下一位记者,这次是法国人。

“请问吕女士,贵国和俄国签有契约,如果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不是意味着契约已经无效?”法国人问道。他来之前本是想问复兴军攻占台湾的事情,但现在俄军被全歼,远东也将不保,台湾瞬间被他丢到了一边。

“契约只承诺我国不介入欧洲战事,但我国和俄国正处于战争状态,只要战争发生在亚洲,不算我国违约。”吕碧城道。这是政府第一次承认和俄国签有密约,也是第一次宣布对俄的战争范围,此时已被震惊过的记者们不再吵闹,急忙记录。(未完待续。。)

己卷 第九十四章 国运

下午两点开始的新闻发布会很快就结束了,在这场发布会上,所有记者都忘记询问复兴军在台湾的战事,而全部关心俄国西伯利亚军团被歼灭的详细情况、以及后续将会发生的中俄战争。在发布会中,虽然有多个记者提到复兴会为什么能这么快歼灭俄军,但只是文职非军方人员的吕碧城无法回答这么一个极为专业的问题,于是,在结束新闻发布会之后,北京城庆祝对俄胜利的爆炸声声,记者们不断猜测复兴军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们的反应杨锐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各国公使、以及各国政府的反应。就在他的等待间,法国公使康德如约而至。

“总理阁下,我记得您之前只说对在中国领土上的俄军作战,但是现在新闻发布会却要把战火蔓延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是贵国转变自身立场的结果吗?”夏日里,法国人头上全是汗水,他本不想这么这么匆忙的,可中国对俄胜利却像一根绳子栓在法国脖子上,他不得不前来探一探风声。

“公使先生,我依然不想介入欧洲的战争,”杨锐看着满头是汗的康德很是快意,他本想说对俄的战争完全看英国人的态度,但深知外交准则的他没有把这种话说出来。毕竟法国不是英国,无法代替英国做决定。“我只想把眼前的日本人赶走,只要消灭日本不受阻碍,那么我国的军队没有必要去进攻俄国。”

‘只要消灭日本不受阻碍……没有必要去进攻俄国。’康德看着面前风轻云淡的中国人,心中反复想着这最后一句。和英国外交官常常以自度人、把对方想成应该和自己一样不同,法国人是敏锐的且极为准确的观察力。并具备富有说服力的口才。在完全明白为什么中国要宣扬军队北上哈尔滨之后,康德心中松一口气的同时。又开始考虑其法国在中日战争的最终立场。

站在俄国的角度,那最好是日本被打败。毕竟法国在中国北部并无什么利益;但站在英国人的立场,在俄军被歼灭、并无法从欧战抽调兵力前来远东时,大张旗鼓的支持日本是必然举措,这不光是其在盟友立场该做的事情,更是英国外交的核心所在——均势。欧洲俄国强大的时候,英国就支持德国,现在德国强大,那她就转而支持法俄。现在中国明显是要趁英国在欧洲脱不开身时打垮日本,这对于英国来说是绝不容许的。特别是今天早上中**队入侵了台湾,这就给了英国一个行动的借口。

但在欧洲大战的背景下,英国会怎么选择呢?对中国宣战,还是对中国进行毫无痛痒的谴责和封锁?当然,这都是唐宁街的事情,法国不牵涉其内,可如果英国真的选择和中国开战,将中国推入同盟国一边该怎么办?中国真的进攻俄国远东,帮着德国牵制俄国怎么办?

站在法国的立场。任何削弱俄国、牵制俄国的作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中国真的要这么做,法国也没有办法制止——二十万俄军都无法让北京屈服,凭借远东舰队那几条船能让中国妥协?

“总理阁下。我完全明白贵国对日战争的正义性,也理解将俄军驱逐出境的正义性,但贵**队如果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那在我国看来就是等同于加入了同盟国、和整个协约国为敌。我想即使贵国现在取得了胜利,欧州战争结束之后。原先获得的胜利也会消失。

为了远东的长久和平,法国愿意为中日、中俄之间的战事调停。以达成和平。总理阁下,日本人正在准备发动新的攻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