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部分 (第1/4页)

“屁话真多!”杨锐很不屑。“他怎么不看看是谁先违**盛顿密约的。美国人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要么让中国强大,同时获得商业利益,要么遏制中国发展,从而获得霸权利益。哪有两种都要的,没门!”

“竟成,我们和日本真能走到一起吗?”疏离美国那自然要亲近日本,想到那个密约,谢缵泰很是不安。“如果真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不说列强会不乐意,国内的实业界怕也会有怨言啊!”

“怨言,商业利益比得上战略利益吗?再说日本商品又不是不收关税,没关税的还竞争不过有关税的,还有几年缓存,他们怎么不去死?”杨锐怒道:“我知道,不满意的也就是那些投资了实业的买办,自持有面子说话响亮,他们要是送脸上京我会很高兴的。

至于是不是能和日本走到一起,关键看煤钢联营了,办的好,那中日最终会实现经济一体化、货币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办的不好,那就看谁身子骨结实,能承受散伙的后遗症。”(未完待续。。)

庚卷 第三十一章 胜喜

来自北京的愤怒通过电报传至柏林时,虽经吕特润色少了些尖锐,但中国人七十二小时通牒是无法隐瞒的,在夏洛腾堡宫,听到宰相汇报这件事情的德皇摸了摸胡子,神情很是不悦,对于中国他是寄予厚望的,可没想到中国人居然如此无礼。

“那么,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皇帝看着宰相贝特曼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中国人的‘无礼’要求,两国真要翻脸,那中俄之间签订合约,东线唯一牵制力量就没有了,总参那些元帅一定会极为不满,可若要放弃青岛这个远东唯一据点,又是马上就要取得胜利的自己难以接受的。

“陛下,虽然我军获得了坦能堡战役的胜利,但俄国的力量不能轻视,现在沙皇又派遣了新的兵团前往远东,这对我们是极为有利的,中国人如果拿下哈尔滨,那不但能牵制俄**队,还能切断俄国唯一的外援通路,俄**工生产不足,他们将没有足够的步枪和我们作战。用一个青岛换取整个东线是明智的。”贝特曼道。

“可要是归还青岛后,中国人也像和日本人那样和俄国和谈怎么办?”皇帝还是有些不安,他其实是舍不得青岛。

“不,陛下。如果中国人真的只要青岛,那为什么不和俄国和谈之后再对我国宣战,最终拿回青岛呢?”贝特曼反问道。

“可是有几千名的中国技工在德国,所以中国人不会对我们宣战。”皇帝笑道,之前不愿意的事情。现在成了他最大的把持。

“陛下,那中国人为何只派技工到我国而不是美国或者法国?”宰相再次反问。“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人从军事到教育到工业都想效仿我国。这就是杨锐阁下派人到德国而不是法国的原因。陛下,最近得知的消息。杨锐阁下曾经被一个法国医生救过命,还有他的妻子,第二个妻子,曾经在巴黎留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

“第二个妻子?哦,真是野蛮的黄种人。”皇帝似乎被宰相说服了,中国确实很崇尚德国,友好的交还青岛将会使德国在中国民众当中获得更好的印象,“那他的第一个妻子呢?”皇帝忍不住问道。他明白和自己顺利继承皇位不同,东方的那位是靠着步枪和大炮才有的今天,这不由让他多了几分好奇和尊敬。

“他的第二个妻子只是一个舞女,因为救过他的命,所以他娶了她;而第一个妻子则是他的战友,是一个出色的狙击手,就是她刺杀了慈禧太后。她出生于美国的檀香山,可以说是一个美国人,说着很流利的英语。”东西两线都传来捷报。这使得宰相有功夫八卦一些无聊的东西。

“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能说流利德语的妻子?”皇帝不自禁忘记自己对多妻制度的牵制,开始为杨锐阁下的两个妻子犯愁。

“陛下,中国人可以娶很多妻子,也许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有第三说德语的妻子。”贝克曼道。他不想再八卦下去,道:“陛下,我建议您亲自召见中国公使。将交还青岛的消息通知他。”

“好的。就这么去做。”皇帝陛下从关于杨锐妻子的沉思中回过神了,答应了宰相的请求。但是三个小时后。情况却让他和宰相口瞪目呆。

“陛下,这就是敝国总理阁下的真正目的。所以感谢陛下的仁慈和慷慨,请拒绝敝国的最后通牒吧。”驻德公使施肇基鞠躬说道。虽然国内传来的训令让他无法接受,但训令就是训令。

“你们的总理疯了吗?”皇帝张着嘴好一会才吐出了这句话,这只让旁边的宰相跳脚。皇帝因为口不择言而引起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