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部分 (第1/4页)

“这!”蔡元培本以为只是抓抓人的事情,不想还涉及到上诉判刑,他微微冷静再道:“竟成,刺客已经被抓了,何必在牵扯到无关的人呢?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孑民,你应该去廷尉府,不该来这里。”杨锐正色道:“你知道我的规矩。认法不认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什么狗屁的仁义道德、得饶人处且饶人之类的东西。犯法就是犯法,有罪就是有罪。难道因为他以前和我们一个灶头吃饭。一个学校教书就可以网开一面,法外开恩?不说我没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有,那也没办法,这事情是廷尉府管的,和总理府没有半毛钱关系,孑民要求情、要捞人,还请去廷尉府!”

杨锐一通话说的蔡元培语塞,其实以他的为人。不管是谁,只要有那么点学问,更或者被人鼓吹成什么大师,且没有做有违道德之事,那便是有难必救、联名求情,更何况现在是曾经的同僚吴稚晖入狱。“竟成,你难道就不怕别人说你冷血无情么?”

“我以冷血无情为荣,并且以此为终身目标!谁这么说我,我要高兴好几天睡不着觉。”蔡元培的质问让杨锐很是愤怒。他的语气顿时也激烈起来:“不服的那就来暗杀我吧,或者把我赶下台也行,我非常喜欢有人和我斗!”

“你!”看着杨锐狰狞的表情,蔡元培吓了一跳。他原地转了一圈,再次跺了几脚便气呼呼的离开。不想他刚回到学部衙门,沪上的电报又来了。这一次不再是吴稚晖的事情,而是说沪上的学生和警局起了冲突。有两名学生中枪身亡、多名学生受伤。

学生就是蔡元培的命根子,他根本不敢去想那些学生是怎么受巡警的殴打和虐杀的。双目尽赤间。蔡元培的面容也狰狞了,他跑也似的再次奔出衙门,上到马车本想去再去总理府,可想到那个‘以冷血无情为荣’的人,又只好让车夫转往廷尉府。

以大中华国的政治架构,稽疑院以上是傀儡皇帝,以下是太尉、丞相、廷尉三府,军、政、法三府独立,但事实上,太尉之职由丞相、也就是总理兼任,这就和德、日的统帅权独立明显不同了,但吊诡的是,宪法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太尉和总理这两职必须要同一人担任,只是在复兴会内部规定,复兴会军事委员会主席由会长兼任,不过这里却又没有明文标注:复兴会军事委员会和太尉一职有什么关系。

其实细究深思的话,这样故意不明确的设置,是为了杨锐万一下台仍然能掌握军队,不过和在军队的控制上费尽心思不同,廷尉这边只有最高**官须十年考核一次的唯一条件,再有就是督察院一直掌握在复兴会手里,其他如大理寺、包含刑部职能的廷尉府都不在复兴会的势力范围之内。刚开国的时候是沈家本任廷尉一职,今年年中沈家本逝世,接手的则是当年和沈家本一起修律的伍廷芳。

廷尉是旧人,而廷尉府里面的法官和主事,也都是满清遗留下来的法律人才和其他没有党派背景的法律系留学生。因为新朝允许前朝的官员不穿本朝官服,以免成了贰臣,所以廷尉府里面很多人都是麻布白衫。衣服虽念旧,但这些前请遗臣们却是一心向法,傅伟一案就有伍廷芳亲自主审,考其罪责证据,最后依法判了一个死刑,弄得朝野大哗,这不由让之前对此有成见的人闭上了嘴。不过在杨锐看来,沈家本这些人旧情会念,但骨子里还是崇法的,毕竟满清已亡,能成为他们精神支柱的便只有司法独立了,所以他对他们很放心。

学部在东华门,廷尉府在天街西侧第二排官衙,马车上蔡元培想到杨锐之前开会的时候解释自己为什么对那些满清遗臣很放心的理由时,眉头再一次紧锁起来,真要用什么同僚、革命志士去说服那些满清旧臣,那简直是找死,他们巴不得早前的革命党全死光呢。

马车很快就到了廷尉府,当门口的法警再一次重复‘请问大人找谁’的问题时,蔡元培忽然想到了两个人,当下道:“我找章行严章大人,或王亮涛王大人……”

“王大人外出公干了,只有章大人在。大人要找章大人吗?”法警回到门卫室估计是打了几个电话,把消息回报了过来。

“好,好!我就找章大人……”蔡元培点头道,说着就要往里去。

“大人,还请下车登记一下吧。这是规定。”法警说道,只等他把登记簿写完。才给了他一块牌子,放马车进去。

蔡元培之前是出示过官牌的。不想他堂堂尚书大人还要下车亲自登记,他嘀咕着这些,只等车夫隔着前窗告诉他到了地方,他才理了理官袍和乌纱帽,堂而皇之的下车。

接到门卫室的法警的电话,章士钊早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