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部分 (第1/4页)

顿时通红,对着吕碧城不知所措。

好在吕碧城是低着头的,她把辞呈塞到男人手里有意无意间用手指在男人手上轻轻划了一下,也是飘飘然的去了。她走后杨锐呆立半天才以手抚额,自言自语道:“我这是在作死吗!我没说要娶三房啊!”

杨锐赶到稽疑院后,是从侧门进去的。稽疑院每年十、十一、十二三月开会,以讨论和准允明年政府法案和政策。今年虽和俄国的战争还未结束,可大家都知道这是总理在吊着洋人,想拿到更多的好处罢了,这真要宣布休兵,那洋人可就要高兴坏了。

既然战争已结束,那厘定长期国策就是最为要紧的,刚才外交部谢缵泰刚刚做了外交形势和欧战战局通报,而今是章太炎在做礼部的报告。杨锐从侧面进来后,他的发言顿时被突来的掌声打断,顺着众人的目光,他看见是杨锐进来就奇怪的摆了摆头,似乎是想说‘我说还能有谁’。

随着杨锐的坐下,众人的掌声也就停了,章太炎完全知道杨锐此来所谓何事,他把原本还有半个小时的报告压缩成到了十分钟,读完便走下了主席台,以求让农部的陶成章早些上场。

‘啪…啪…啪…啪……’的木锤声中,议长杨度照例询问议员是否存在异议,这一次和之前不同,会场全是一片无异议的呼声。他听后笑道:“那就有请农部尚书陶大人上台讲演农部之长远规划。”

复兴会的议员早就知道陶成章要说什么,闻声立即欢呼起来。这些议员虽如牌坊一般被组织纪律所控制,但终究还是农民,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佃户。做梦般的变成朝廷一品大员,跟着朱宽肅祭过天后,这些人宛如再世重生,所思所想不再是自己一家之生计,而是全天下农户之温饱。虽然,他们未必能准确了解土改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会带来什么,但既然组织上说土改是能让家家吃饱、人人穿暖的善政,那为何不打心眼支持呢?

掌声热烈,氛围炽热,陶成章华丽登场,而在他身后角落处坐着的蔡元培,眼中却满是阴霾。(未完待续。。)

庚卷 第五十四章 想不开

神武三年十一月初四日陶成章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犹如一桶雪水倒入了烧滚了的油锅,舆论当即沸腾的油水四溅。本在为当朝政府歌功颂德的诸人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土地改革的官系媒体,另一派则是数量更多、影响更广的民系报纸和少数租界广播电台。

前者不断引用电影大明劫里的内容,表述如果要想国家长治久安,那必须实行土地改革,家家有地可耕,人人有粮可食,那国家才不会动乱;而另一派则咬死宪法,申明政府如果不能保护私产,那就是违宪,总理及内阁应当下台。并辩证的认为当今中华最迫切的是列强压迫,如果不能全民团结一致,而内部混乱的话,那国家败亡之日不远。

全民团结抵御外辱说只是其中之一,更有宪政不可侵犯说,还有强占富户田亩有违伦常说等等。农部、民部、国税局、中华总农会之前所说的百分之三点几的地主在舆论上闹出了轩然大波,而这其中多数人被由梁启超等前清立宪士绅所领导进步党所收拢,党员从当初的数百人半个月之内就暴增到几万人了。

为了更好的与复兴会争锋相对的竞争,同时以彻底把国民党压下去,进步党最终改名为护宪党,并宣布参加下一届大选。梁启超在党报上号召广大士绅地主:‘旧朝立宪、新朝护宪、终身为宪’,风头一时无两。

面对有‘魔笔’之称的梁任公,以王小霖为代表的礼部宣传司根本就招架不住,究其原因。其一还是在于识字的多是士绅之流,而士绅之流平时讲理。但谁家没有几亩地?真要是被官府收去,虽然有各种股票、和佃户十年佃租的补偿。可怎么算都是吃了大亏。切实利益下,之前的斯文道德、为国为民的作态一概都消失不见了,只在茶楼酒肆、报纸文章中留下诸多谩骂谴责。

其二则是学界泰斗张元济被沪上督察院以行贿罪、妨碍司法公正罪正式起诉。沪上是经济文化的中心、舆论的中心,不说商务印书馆创办十余年,有东方杂志、外交报等刊物,对报界影响甚重,就说张元济在学界的影响便因蔡元培、中华教育会波及任何一省的学部衙门。文人虽然相轻,但当政府要取消几千年来‘优待士人’、‘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时,这些人也如地主一般的抱团在一起。对土地改革冷嘲热讽、讥笑连连。

舆情如此,不过在杨锐看来就是个屁!复兴会根本就不是靠这些士绅治天下的,复兴会的根据在农村,近一亿多佃户在农会的宣传下得知土改的消息后,恨不得把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