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部分 (第1/4页)

或许是预计到了单层机库使得载机量大减,甲组增加了一个平面图以表达他们的补救方案,那便是在甲板上系留飞机。航母飞行甲板总长为两百六十四米,宽慰二十九点五米。考虑到飞行甲板后端需五十米作为降落空间,前端则需一百二十米用于起飞,飞行甲板中段有九十四米的空间可以用来系留飞机,如此算上飞行甲板上的这两千八百平米,整艘航母的‘机库’面积居然超过乙组的四百平米,总载机量也达到七十四架。

甲板上系留飞机是美帝二战中常干的事情,不想王平轩这些人却无师自通了,大概这也是被单层机库逼的,但这么一来甲板上的飞机就要风吹日晒。饱受海盐腐蚀之苦了。所以最终的方案设定是:如果不是战时,甲板上的系留飞机将去除,平时的载机量就是四十二架。

装甲航母素来都是英国人的最爱,不想这种设计却摆在了杨锐案头。而为了解决载装甲航母载机量小的问题,美帝常干的甲板系留飞机也被弄了出来。虽然看了不少二战军文,但甲组的这个方案却是杨锐所不知道的。他只是不断的在想:为何这种办法后世的英美日三国没想到呢。难道是英国人太傻没想到,日本人太心疼飞机。美国人太马虎不愿装装甲?

没有人给他解惑,也没有人告诉他珍珠港电影里的日本航母、美国航母其实全是美国二战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扮演的。而埃塞克斯级航母本就只有长一个一百七十米、宽二十一米、高五点四米的单层机库,其他飞机全在甲板上系留。

看着两份图纸纠结了半响,杨锐忽然笑道:“航母可以说是我发明的东西,全世界没人比我更懂她。可是,我现在被你们两组的设计弄糊涂了。”

杨锐坦言自己被搞糊涂了,围着的诸人都是笑了,朱履和中将只觉得能让杨锐都糊涂的事情太难得,手伸到背后对两组人翘起了大姆指。杨锐这时却问道:“如果乙组的方案也和甲组一样在甲板上系留飞机,是不是说乙组的载机量还是要比甲组多?”

“回总理大人,”叶在馥忍着有些打颤的牙关,不知道被谁动了一下才开始答话:“航母本身的油库、弹药库、各种给养、乘员舱都是固定的,本组的设计虽然也可在甲板上系留飞机,但增加的飞机有限,至多只能增加十五到二十架飞机,不过甲组的方案未在降落区域停机,战时如果是多航母编队,那里也是可以系留飞机的,或者在使用弹射器的情况下,甲板上放置飞机的空间将会更多,所以乙组的载机量一样可以提高到九十多架。”

“那就是说,甲方案除了成本更高外,基本和乙组一样?”杨锐追问。

“甲组方案比本组还有一个更优异的地方,那就是单层机库明显比双层机库简单,制造速度更快。”叶在馥很谦虚的说这甲组的优点。不过他话语未落王平轩也谦虚道:“飞行甲板下的装甲将会加大舰体结构的受重,一旦遭受严重攻击船体存彻底变形的可能;而甲板上系留的飞机也将因为盐雾加重腐蚀,如果地勤不能维护得当,飞机性能将大大受损。”

双方都在说对方设计的好,杨锐笑而不语,他问向朱履和:“两种设计造价大概是多少?”

“以去年日本造船厂给的报价系数看,甲组方案大概需一千七百万日元,而乙组方案不要那么多装甲钢,造价在一千四百万日元左右。”朱履和道。军备采购都是总后负责,他现在已是全世界军火商关注的焦点。

“怎么这么便宜?”杨锐很是诧异,即使不考虑到日元贬值,这也比神武号便宜。“没错吧?”

“先生。这是钢板涨价前的价格,以现在的价格看。每艘将增加两百万到三百万日元左右,这还是要看本溪钢铁厂给的舰用钢价。还有他们报的价格这么低。是因为日本去年战后财政紧迫,海军没钱造舰,而军舰用的锅炉、蒸汽轮机、装甲,造船所也都能自产不需外购,这就省了不少钱。”朱履和道。

“那现在我们和他们签订了合伙造商船的合同,再下单造军舰会不会涨价、会不会误工?”想到中日全力造标准船,杨锐不但担心钱还担心时间。

“先生,合伙造标准船造的可都是万吨以下的商船啊。再说商船造的再快,也不如军舰的利润高啊。日本的造船厂不像我们全是国有。私营造船厂拿不到商船航运利润,又被政府和财阀使劲压价,那些有两万多吨船坞的私营造船所会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订单的;至于日本国有造船厂,也会因为对航母建造极有兴趣,是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的。”朱履和道。

“那就马上就找日本人谈吧。”杨锐道:“也不一定是两年要完工,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