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部分 (第1/4页)

第五十二龙骑兵团的中校,奉天大战时此人带队杀死近百名日本士兵,击溃日军追击从而被升任为上校……”

刚才吕碧城只是把人名和照片公布了出来,剩下的事情就有记者自动补充了,不想黄远生以前经常关注日俄战史,一听名字就知道了此人的底细。黄远生这边一提。已经重新回到京城顺天时报的主编中岛真雄这个矮冬瓜,也激动的跳出来大叫道:“本人可以用人格担保。此人绝对是露**队之骑兵军官。先生们,中露两国实际上已经休战。并且随着贸易的增长,已经有议和之可能,可露国却贸然支持中国反对势力,实为不智之举。”

中国人放屁,日本人叫香,这就是目前中日两国的邦交关系。欧战开始不久两国便进行谈和,照说谈和之后即使建交那也会互相敌视,可中日之间谈和之后居然表现的如漆似胶,干什么都要腻在一起。卖军火就卖军火。两国组建军工销售公司,一致定价、分工生产、大刀宰客、日进斗金;搞航运就搞航运,两国也纠缠在一块,控制了整个亚洲的航运物流不说,还把商船派到了大西洋搅和,美其名曰支持英法两国的远洋货运;

乃至是钢铁煤炭,两国也不顾美国基于门户开放政策的强烈反对,共同组建了亚洲煤炭钢铁联营股份有限公司,以低价的抚顺露天煤充斥亚洲煤炭市场。可以想象,即使战争结束,东亚的煤炭市场也将被这个公司独占;而钢铁那就更是气人,中日钢铁不但占领整个亚洲。还趁美国钢铁和航运一时无法跟上钢铁增量的空挡高价期,将大量钢铁运入美国西部,很是大赚了一笔。

十一年前美国支持日本战胜俄国。可事后日本翻脸不认人,总理大臣桂太郎撕毁销售南满铁路的草案下野;十年后。本来支持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美国,事后也被中国抛弃。是以在中日越靠越紧的背景下,美国国会中知悉内情的反对党抨击威尔逊的对话政策,声称信奉马汉的德国已经将欧洲拉入了地狱,如果总统也步威廉二世的后尘,那美国最终也将下地狱。

实业的联合、欧洲大战的刺激,使中日两国的财政结余和黄金储备激增,按照日本内部的预计,只要欧战再持续两年,那日本不但可还清所有内外债务,财政也还能有结余。此消息一出,加上中国一口气连建两艘两万级舰艇的刺激,日本海军立即提出的八四造舰计划。

但此事却被国会给否决了——虽然现在船台是够的,造舰所需高级钢材也因本溪钢厂得以解决,但当日本有钱造舰时,以目前两国建造标准船的速度和德国潜艇击沉商船的速度,怕是所有船工日夜不睡也无法弥补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现在中日以商船存量在弥补英国的商船损失,可要是哪天商船短少、潜艇无法抵挡的事情再也无法隐瞒,那便是全世界的造船竞赛的开始。中日的商船下水量是否能超越美国、达到商船保有量一千万吨之目标,是决定了两国是否能左右运价,并在战时世界航运市场挣多少钱的问题。

一切的一切都在航运,这是两国高层的共同认识。是以,神武四年最后的一个办公日,杨锐不再京城,而是在天津太沽造船厂视察,陪同他的除了有工部的徐华封、陈石英、还有运部侍郎颜德庆、直隶总督赵秉钧、天津大沽造船厂总办吴毓麟等人。

大沽是津门要地,每一次外敌入侵,大沽都首当其冲,庚子之后,炮台全部铲平,这里再也不能称之为要地了;大沽如此,大沽造船厂也如大沽的命运,几经波折,到今日方才大规模重建。

“大人,这里便是甲坞了。”船厂总办吴毓麟指着东面四周围满工人和吊机的船坞说道,无数铆工叮当间,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那艘快建好的标准战渣船,它的船体看来马上要完工了,以现在造船的速度,不需要多少日便可下水舾装,然后交付早已等待的商船船员使用——因为每一艘商船都是相同的,所以对商船船员实行的是流水化培训,通过在训练船上的实习,他们并不要多久就能掌握一般的操船技术,然后数艘船编成一队由老手带领航行。

杨锐日渐沉默,若是以往他或许会多问几句,但现在全国各个船厂都在造船,那船坞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如果新船坞扩建完成,那一年可以造多少船?”杨锐站在海神庙码头上,看了左右两边的船坞一眼。而后再看向前面的轮机车间,国有工厂全部推行品质管理。是以整个造船厂显得整洁有序,身着各色工作服的工人们走路都在小跑。

“回总理。现在一年可造船十万吨,待全部船坞扩建完成后,年产标准船可达二十万吨。”吴毓麟有些自豪的答道,“只是建设船坞耗时颇多,战后到现在只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