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部分 (第1/4页)

周思绪说完就不再提到航运一事,只是听着林文潜和法国记者问道。镁光灯下被众记者追问,林文潜丝毫不乱,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后,这些记者终于被礼送了出去,套房里顿时清静了许多。这时,杨度才上前和林文潜见礼,道:“洲髓辛苦了。这一次万里迢迢,鞍马劳顿,一下车还要讲演应付记者,真是劳累啊。”

在很多老复兴会看来,半道入伙的杨度只是杨锐的策士,对他能从稽疑院院长的位置上下来比较赞成,毕竟刚开国要团结会外人士,吃相不能太难看。但林文潜以其独特的聪慧却明白,杨度以先生特使的身份介入战事,成为能左右世界局势亚洲人,其结果只会提高他个人的名望和资本,为以后大用铺路。因此,他对杨度不似其他将领那样轻视,此时见杨度慰问,也很客气的回礼。“皙子先生,以后要多仰仗你出谋划策了。”

“不敢,不敢。”杨度忙道。“我之职责只是帮洲髓应付各国政府而已,军旅之事,根本就不懂。”杨度又看了周思绪一眼,道:“这一次和协约国各军谈判之事,还是光庭一力承担的,度只是敲边打鼓,根本就没帮上什么忙。”

杨度几句客套完,林文潜就不再说话了。在他的示意下,副官将套房的内门以及窗户都关了,来巴黎之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开始。

远征军总司令林文潜中将、参谋长周思绪中将、政委徐大纯中将、炮兵司令程志瞂中将、总后司令朱履和中将、海军代表田士捷上校、沈鸿烈少校、空军远征军司令秦国墉少将,还有兼职成为远征军外交顾问的杨度,一共九人就坐于套房内的小会议室。开始第会议。

按照会议的程序,参谋长周思绪要先做情况介绍。特别是林文潜之前交代的指挥权问题、协同作战问题、战线安排问题、武器配置问题、运输通道问题、运输工具问题、当地物资筹集问题、地中海潜艇问题、航运管理问题,与当地民众相处问题等。一共十个问题的处理要先行汇报。

“指挥权问题因为之前两国都同意我军独立作战,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协同作战,经过三年多的战事,协约国将领都已认识到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协约国兵力明显优于德奥一方,之所以战事打成这样,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协约国各自为战,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法军总司令贝当。一直在为建立联合司令部努力。

这虽有收回各军一部分指挥权的打算,但联军确实需要全线配合才能使德奥军队疲于应付,并最终获得胜利。所以,我对此并没有表示反对,而是表示赞同。

法国是地主国,西线他的士兵最多;英国远征军防守战线西侧,其本意更多还是屏护英吉利海峡;美军现在只到了一个拼凑出来的师,还在做针对性的训练,没有加入战争;意大利部队虽然也不少。可只是偏师,其目的在于拖住奥匈。这么看来,联合司令部总司令一职必定由法国人来担任,而已贝当、福煦在各国将领心中的印象。很有可能是待人和气、善于交流的福煦担任此职。不过成立联军总司令部一事,大战第二年英法就提过了,它是不是会在近期成立。还是未知。

战线安排问题和运输通道问题息息相关。美国远征军已经圈定了大西洋一侧所有的大型海港,那么留给我们的只能是马赛。土伦是军港、赛特港口设施落后,交通也是不便。所以只有放弃。既然是马赛,那么我军所分配的战线,只能是东侧,也就是右翼的圣迪耶突出部到梅兹一线,这里从大战第一年之后就少有战争,如果我军投入此条战线,那德奥联军不得不在这一百二十多公里的防线上增兵。”

周思绪一边说,一边指着墙上巨幅地图。因为没有历史上大战初期的马恩河失利,所以德军还的防线在马恩河以南。不过从圣迪济耶这个马恩河北岸城市开始,防线就折向东北,一直连上梅兹;而往西,则是从圣迪济耶开始,经维特里、索默苏、塞扎纳,巴黎近侧的乌尔克河畔利奇和佩尔桑,再经博伟、欧马勒、一直到海边的厄镇。

这是横切法国北部的一条防线,另外一条则是英国远征军以加来港为据点,设立针对英吉利海峡的一条防线。这是英军伤亡百万人才勉强维持住的一条防线,在去年,英军本想攻占亚眠,将英吉利海峡防线和主防线连为一体,为此还动用了坦克,虽然从欧马勒推进到亚眠足足推进了五十多公里,使得协约国民众将所有教堂的大钟全部敲响,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失败的,徒费了几十万军人的伤亡。

英军防线从巴黎正北五十公里处的佩尔桑起,一直向西绵延到大西洋岸边的厄镇,法军则从从佩尔桑往东,一直到最东端的梅兹。如果复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