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部分 (第1/4页)

笕毡竞>�词腔始液>�诙�呛S蚴凳翟谠诘耐�病�

反观中国,海军可怜的只有一艘缴获至日本的战列巡洋舰,连同纸面计划在内的五艘飞机母舰,外加海筹、海琛、肇和、应瑞、飞鸿五艘两千吨级轻巡洋舰以及一大堆内河炮艇,这样的海军实力连智利都不如。另外虽说有仅逊于德国的世界第二大潜艇部队,问题是以这些潜艇的航程,它们只能在南中国海以及西太平洋作战,这连大英殖民地印度都无法威胁。

以这种海军实力,不列颠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都是安全的,同时中国夺取了俄国的远东和中亚,那就意味着中俄之间成了不可化解的死敌。大不列颠英王政府愿意将中亚的势力分界线划在以前的阿俄边境,承认中国以收复失地的名义占领俄属远东,同时默认中国占领哈萨克草原以及在波斯北部夺取原属于俄国的既得利益(前提是俄国退出了欧洲战争),但这种让步的初衷只是为了让中俄交恶更深,并空出中亚场,好使中俄两国不死不休。

可以预想,当中国在哈萨克草原和俄国打的生死难分之际,它将没有精力在南洋殖民地做更多小动作,或正更具体的说,在英国遇冷的皇家地理学会主席麦金德所提出的陆心说,开始真正影响中国政府的国家决策,数以亿计的国家资源将会被中国人消耗在中亚那边茫茫草原上,海洋将被忽略,挑战不列颠海洋霸权的队伍里,将无法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根据前驻华大使朱尔典、前驻日大使科宁厄姆。格林以及其他有关渠道对中日两国的判断,素来轻视海军的杨锐内阁和以海军立国的日本政府之间,在战后二十年内,会对帝国远东利益产生危险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而当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会对远东产生威胁的则是中国。这也就是说,在前二十年。帝国在远东的盟友应该是中国,他不但能制衡日本,还能阻止俄国南下印度、排斥美国在东亚的势力;而在二十年后。帝国的盟友则变为是日本和俄国,甚至还包括美国,崛起的中国将在亚洲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夺自己的利益。

对于不列颠而言,所有强国和发展中的大国都是自己的敌人,但这些威胁有先有后,在近五十年间,最具威胁的敌人开始是俄国。而后随着美、德两国的发展,特别是海军的建设,敌人转变为德国;等到战后。欧洲的威胁去除,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又成为威胁,在更远的以后,中 国将是帝国在亚洲的最大威胁。不列颠没有办法消灭一切敌人。但不列颠总能团结曾经的敌人。分化最强的对手,并将其最终击败,眼前的德国便是最好的例子……

掌握不列颠国家机器的盎格鲁…撒克逊精英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从杨锐到谢缵泰再到林文潜并不清楚。对一心想吞并哈萨克、连通波斯的杨锐来说,和英国结盟可以获得部分世界市场,同时在中亚能得到英国的许可和各种支持;对于谢缵泰来说,和英国结盟将是中国国运逆转的开始,中国从此融入国际主流社会。不但能获得尊重,还将取代日本成为东亚霸主;

而对于远征军司令林文潜中将来说。事情就复杂了——最少离国前杨锐的交代是复杂的,他的交代第一是,尽量获得战果以提升国家威望,但又要求尽量不削弱德国,以使战争打的越久越好;第二是,新武器和新战术要通过战争做充分的检验,但这些武器和战术又必须严格保密。

战争一旦开始,就不知道将以何种方式结束,所以无法做到在获取战果的同时又尽量不削弱德国陆军。以西线寸土必争的架势,攻势一旦发动,那伤亡便以万计。战争进行到现在,德军已是强弩之末,产生损失不但将削弱其实力,更将削弱其士气,所以要实现第一个要求最好办法就是远征军加入德军阵营,以英法士兵的血来擦亮军徽;

同样的,远征军因为不在国内作战,英法的随军观察员到处都是,第二个要充分试验新武器、新战术却又要严格保密的要求,最佳的解决之道也是加入德军,然后以英法联军来试验新战术、新武器。

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的,明白战争就是政治延续的林文潜中将并没有抱怨,而是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解决之道。在火车抵挡东北重镇南锡的这天上午,他忽然打开房门,吩咐厨房给他做一碗东坡肉,明白他习惯的周思绪见此笑道:“洲髓,相通了啊?”

“嗯,基本相通了。”林文潜虽然淡然,但是脸上却有说不出的笑意。

“那快说说,说说这战该怎么打?”周思绪忙将他拖到椅子上,又让人泡了两杯茶。

“还能怎么打?”林文潜自己点了一支烟,笑道:“先生的要求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