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部分 (第1/4页)

徐财根本是胡子,眼见乱党冲入总理府,司令也不准开枪,气的肺都要炸了。现在司令不肯撤,他唯有带着几个老兄弟绑着炸药拦在门口,谁要敢动司令一根寒毛,他就和谁粉身碎骨!驰骋东北的胡子确实彪悍的很,徐财根几个门口一站非常吓人,更何况这些人身上绑的是已经点燃的炸药。从傅斯年往下,一大圈围着的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往后退。

当然有怕死的就要不要命的,傅斯年等人往后退的时候,之前被叶云彪点倒的一个学生站起身大叫:“同学们,为了自由和民主,跟我冲进去啊!”他一边回头喊,一边就要往前冲。

眼看悲剧就要发生,学生领袖傅斯年大喝道:“段锡朋!给我回来!!”他说罢朝叶云彪喊道:“我们派七个代表,子水、鸿章、缉斋、地山、世英,还有书诒和我进去,子俊你在这看着。”

傅斯年一喊学生的名字,被他点到名的毛子水、康白情、汪敬熙、许地山、瞿菊农,还有那个要为了自由要打倒落后**政府的的段锡朋,以及留守的徐彦之都看了过来,可傅斯年却紧张的看着徐财根几个腰间的越烧越短的导火索——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怕,现在气势上被胡子们吓住,刚才干的那些事情一一浮上了心头:本来只是来总理府门前抗议的,可为什么又冲进了总理府呢?

领头的高大学生已经选出了代表,叶云彪感觉学生们算是被吓住了,再道:“除了这几位代表外,为安全起见,还请诸位后退三丈。”

后退三丈并不太远,既然已经按对方的提议选出了代表,傅斯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过分,当下回身要求身后的学生后退。头宫门前是一个小型广场,学生们开始还想一鼓作气冲进去,胁迫杨竟成当场立下免除蒋维乔、重新任命蔡元培的字据,但胜利在握的时候前面忽然停住了,诸人正闹哄哄间,再听闻前面有炸弹,激动的他们犹如浇了一盆雪水。

一年后那次著名的学嘲,听闻军警捕人学生们就做鸟兽散,而走脱不了那些学生宁愿被巡警抓,也不愿被步兵统领衙门拿去。为什么?因为步兵统领衙门是满清遗留下来的**机构。学生们对满清的印象如故,以为这个衙门仍旧如之前那般拿住人想杀就杀。而巡警是新式衙门,虽然也很**。但他们最少要先关号子,然后经审判再杀头。

诸多的例子证明,有些文人极为犯贱,你讲文明的时候,他跟你耍流氓;你忍不住动真格的时候,他又指责你不文明、很**,反正舆论和青史都由他们这些人书写,不讲理的永远是官府,天底下只有他们是文明。这一次游行。各处文明的巡警和卫兵都未给学生带来什么阻碍,但腰绑炸药、准备同归于尽的胡子们一上来就把学生们吓住了。于是,人群涌动,学生们都退出了三四丈,有一些似乎想退的更远,但不一会就被后面的学生顶了回来。

导火线越烧越短,全身冒汗的傅斯年几个疆立在当场,根本没顾及队伍后面的混乱,也不知道队伍如此一退。半天积累起来的士气立即不在。

“财根,把引线灭了!”见局势已经控制住,叶云彪当即转头命令。

“明白!”徐财根爽快的答应,不过在用手掐灭导火索的同时。他又对部下叫道:“打火机都给老子打着,马勒戈壁的!”点着打火机胡子们给让出一条路,傅斯年打头。六个神情严肃的学生在叶云彪的带领下前往内殿。

总理府本应设在紫禁城旁的南海子,但杨锐迷信只把总理府定在了郑亲王府。此处既然顺治四年会以府邸逾制而罢免郑亲王辅政之职。自然是规模庞大、院落重重。按说一般王府的花园都在后院,可郑亲王府的花园只放在西侧。如此整个王府分为东西两大块。

东面由南向北有七重院落,倒坐房、正门、银安殿及配殿、神殿及配殿、寝殿、后罩楼,轴线十分清楚,和一般王府无异;西面则规模巨大的花园,名为惠院,相传为清初李笠翁之手笔,其中引池叠石、亭台楼阁不提,里面居然还有一道丈余高的瀑布。故前人称:‘京师园林,以各府为胜,如太平湖之旧醇王府,三转桥之恭王府,甘水桥北岸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龙坑之郑王府最为有名。其园甚巨丽,奥如旷如,各尽其妙’。

郑亲王府如此为胜,开国初年封赏府邸的时候,这座王府才封给了杨锐,但杨锐对其并不喜爱,可谓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之后此地虽然变成了总理府,却因经费紧张少有修缮营建,不少地方虽不至于断梁残壁,那也是红漆斑驳、杂草丛生。

傅斯年跟着叶云彪入了头宫门,抬眼望去便是举国闻名的银安殿。压脊吻兽、绿瓦红门,月台之上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