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部分 (第1/4页)

也要占不成。”

苦口婆心的,若不是日本的军力损失就是自己力量的损失,杨增新倒想看看日本人被新俄国打个鼻青脸肿。不过京城来的电报专门叮嘱过他要阻止日本人打西伯利亚铁路的主意。他便不得不坦诚告诫一番,劝是劝了,只希望日本人不要太蠢。

看着日本人低头受教,杨增新再道:“现在旧俄势力正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一带,如果情况允许,贵军倒是可支援一二,只是千万不要把他们引入辖区之内,省得和新俄国说不清我们和旧俄国的关系。贵我两军是助此地土著独立来的,而不是帮旧俄国复辟来的。这一点务必切记。”

“那如果旧露真的击败了新露,那我们该怎么办?”田中义一犹抱着一丝幻想,当下问道。

“除非欧洲大战马上停止,协约国两百万军队全数帮助旧俄复辟。贵我两国则与其东西对进,不然新俄国必定获胜。”杨增新说的虽是杨锐的判断,但去年到现在他接触过不少布尔什维克。以及布尔什维克组织军队,只觉得他们的战斗意志远非旧俄军队可比。旧俄军队和他们打,那铁定是输的。

“是这样啊。”田中义一看着杨增新发愣。他不知道这个判断是怎么来的,可以杨增新在杨氏心中的地位——来之前他就是知道杨氏对西域总督杨增新有着绝对的信任,西北的政务军事、乃至与露西亚交涉,都由其一人独断。

“新俄**队能战,观之是因为其推行一种叫做麦克思主义的东西。此主义犹如鴉片,数次教授后即可上瘾,上瘾之人战时默念一段经文,士兵状如疯虎、悍不畏死,而若是有人将其传染于贵国士兵,以贵国士兵之抵御力……”杨增新摇头道:“本督估计后果难以预料。”

“纳尼?”不说田中义一满头雾水,连寺内正毅也诧异的以为杨增新在开玩笑。“还请阁下细述此事,这是瘟疫吗?”

“这确实类似瘟疫,穷人的瘟疫。”杨增新点头。“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够成功,有一个大原因是其国富者锦衣玉食、田连阡陌,穷者食不果腹、无立锥之地。我国国体初立,满人贵族都清剿一空,新贵者上至总理也无昔日满人之奢华,贫者如农村的佃户也分得了田地,贫富间财产虽有不同,但差别也不算太大。

而前月被时人苛病、年利数百万的求新船厂,厂主朱志尧上月也登报声明船厂之获利并不是他一人所有,他只占船厂股份的两成五,其余除部分国有外,都是由零零散散数万小股东持有;即使他这两成五的盈利也将专用于船厂经营,根本就不是赚来给自家花销的。他如此,其他实业家也都一一登报申明,实业所得利润,非为一家一姓之私利,而是会将这些钱全数投入实业,以振兴国家经济。他们只是名义上、法律上的私有,绝非真实上私用。

两位,我国如此尚且担心麦克思主义东传,贵国国内贫富状况如何,心中应该有数吧。一旦军中麦克思主义泛滥,那不说打战,便是叛乱都说不定。”

杨增新一说贫富差异,寺内正毅和田中义一就懂了。就贫富差距论,那肯定是日本更为恶劣,毕竟中国土改了而日本未曾土改,中国没有财阀而日本有诸多财阀。寺内正毅点头表示理解,他问道,“请问阁下,真要是被传染,那该如何根治?”

“最好就不要传染。”杨增新道。“传染之后头脑犹如中毒,难以根治,特别是热血的年轻人,对此更难抗拒。。”

“啊!”寺内正毅心中一惊,追问道:“请教阁下,如何才能不传染?”

“只能是隔绝。”杨增新道。“被俘士兵如果遣送回军,需要独立看管、小心戒备。最好不要让其回到家乡,以防传染给同窗好友、亲戚家人等;我方俘获敌方士兵。语言不同则不碍事,如果懂汉文或懂日文者。也应该单独关押。国内来往信件、报章也要严查,谨防国内一些读书人中了毒,通过信件和报章传递此主义。为此我方将提供一份敏感词手册,贵军按图索骥即可。”

杨增新一边说,勤务兵就递上了两本手册,“这是我国今年最新的敏感词手册,和麦克思主义有关的词语都在其上。再有一本就是解毒手册,虽未必有效,那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杨增新说完这些见日本人再无问题。当下便端茶送客了。寺内正毅和田中义一两人拿着杨增新送的册子,满怀心事回到日本派遣军队的临时辖地。派遣军总参谋长宇恒一成见两人这么快就回来了,当下问道:“怎么,总督阁下难道不同意我们攻略西伯利亚铁路么?”

“是的。总督阁下认为我们两国即便血战也未必能拿下西伯利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