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部分 (第1/4页)

“中国一直在打仗,你们还有这样的兵力和军费?”听胡文耀说到战事,斯大林同志立即严肃起来,牙齿又咬上了烟斗,他感到了一种威胁。

“中国人多,从开国到现在虽然一直在打仗,但预备役也在建设。四十八个常备师,欧洲只去了二十个。以另外二十个常备师为核心,再动员六十个预备役师,这只是中日战争时的规模。至于军费,现在全世界的远洋运输都控制在我国和日本手里,每个月的航运收入超过一亿华元,内阁都已经担心这些钱如果不控制,会造成物价飞涨,到时百姓就要民不聊生了。”

胡文耀说着自己的看法,表情里尽量不带一丝威胁,可斯大林的眼睛还是眯了起来。“主要是我国总理大人不同意英国人美国人的计划,虽然俄国人也承诺,如果我国出兵,中亚地区可以马上割让给我们,甚至远东也可以考虑割让,但总理大人说他不是拿破仑。”

胡文耀的最后一句让钢铁同志有些僵硬的身躯柔软了下来,他明白对方说的是实话。在中日战争时,报纸上曾经详细介绍过中日的兵力对比和战事情况。辽东保卫战、杨村保卫战、秦皇岛保卫战,以及后面的台湾登陆战、铁岭歼灭战、直隶歼灭战、朝鲜之战,这些战役的细节都一一发表在革命党的报纸上,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这是全世界革命者的胜利。当时正在流放的斯大林同志也因此而兴奋,报纸上那些中国将领的名字、复兴军主力师的编号、狙击手的名字他现在都还记得不少。在他看来,中国不协助白俄是布尔什维克最大的福音。

“可白俄正在得到大批中国武器……”斯大林为了掩饰不适,伸手举起酒杯示意胡文耀喝酒。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胡文耀喝了一口开胃酒后说道:“这是之前俄国人的订单,武器公司还没有交付完毕,所以不得不继续交付。这不过是之前生意的延续罢了。其实白俄那边真正多的不是中国武器,而是日制武器,据说是临时政府的美国贷款没有使用完毕,还有数千万美元,美国人和临时政府将这笔钱交给日本,用以购买武器武装白俄。”

“日本人?”斯大林低语了一声。

“是的。日本人。”胡文耀道。“据说他们还救出了沙皇一家,现在正要把他们送往东京。”

沙皇的事情极为隐秘,最少在布尔什维克内部比较隐秘。斯大林吃惊道:“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鄂木斯克的临时政府对此还表示了抗议,现在沙皇就在草原总督区的塞米伊。”胡文耀道。“日本人是有天皇的,因此他们对一切皇帝都极为礼遇。”

“真是落后的君主制!”斯大林咬着烟斗诅骂了一句。他不想再去谈其他的事情,只问道:“贵国总理阁下同意援助我们多少粮食?”

“不是‘我们’。”胡文耀有些失礼的纠正道:“粮食只是他对您的友谊援助,数量多少在于您的要求,只要数目不能太过巨大,免得我国政府被各国指责。”

“那我需要……”斯大林有些不太明白中国人的逻辑。要知道他没有见过中国总理杨竟成。如果中国人真的要扶持乌利扬诺夫接班人的话,那也是加米耶夫和季诺耶维奇中的一个,他们两个毕竟在七年前去过中国。心中想着这些,钢铁同志又想到自己从抵达察里津以后仅仅运走十万普特的粮食前往莫斯科,这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终于说道,“我需要一千万普特的粮食,还有为了守住察里津。我需要五百挺机关枪以及相同数量的火炮。”

“一千万普特粮食……”俄制一普特等于十六点三八公斤,一千万其实就是十六万三千八百吨粮食。这不能说太多,也不能说太少,要知道现在国内支援波斯的粮食就有五十万吨。至于五百挺机关枪和五百门火炮,这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胡文耀心中想毕,只道。“粮食没有问题,武器中机关枪也没有问题,但火炮有大问题。火炮运输因为没有包装,这么多大炮运至西域,在从克拉斯诺沃茨克上船。英国人一定会看到的,所以……,我想还是迫击炮最为合适。五百门六零迫击炮足够您把白军碾成渣了。”

“很好!”暗中大松一口气的钢铁同志说罢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簿子,然后郑重的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正写着的他又想到另外的问题,又道:“我还需要足够数量的弹药。”

“当然!”胡文耀道。“每挺机关枪配两万发子弹,共计一千万发机枪弹。每门六零迫击炮配一千发炮弹……”

“不,最少需要三千发炮弹。”钢铁同志知道机关枪己方是有子弹的,但是那种没有听过迫击炮根本没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