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部分 (第1/4页)

私分;而本朝却是经费管够,根本不把船、煤当回事,甚至主炮以外的副炮炮弹也极为充足,为的就是‘形成战力’。

“里海舰队成立没有?”杨锐走着走着想到了自己的行程,他是要从西域回国的。

“大人,里海舰队上上个月就成立了。不过都是铁路铁路可以运的小船和小潜艇。”刘冠雄道,“海军还想在那里建一个海军修船厂。”

“还是建一个小型造船厂吧。你去找工部,他们有规划的。”杨锐道。

“下官明白。”刘冠雄闻言一喜。他底下现在有里海、渤海、东海、南海四支舰队,万吨以上的战舰有清和、清远两艘战列舰和神武、长宁、永宁三艘航空母舰;另外南京海军造船厂、沪上江南造船厂的船坞里已铺下四艘航空母舰的龙骨,加上计划中的十八艘万吨级巡洋舰、四十八艘两千吨级驱逐舰、五十四艘大型潜艇、以及八艘一万五千吨级补给舰,舰队吨位从五万吨迅速增长到八十多万吨,虽到时仍不如日本海军,可这种增长速度也是很吓人的。

“只造航母不造战列舰。你下面那些军官会有意见吧。”步入舰内的休息室后,杨锐对刘冠雄道。他这一次就是要把海军的事情全讲明的。

“这……确实是有少数人有意见。”刘冠雄不敢隐瞒,“但下官正在劝慰这些人……”

“是不是说造航母就是为了要排斥闽人?”杨锐再问。

‘嚯’的一声,刘冠雄惊的马上站了起来,急道:“海军从无此等言辞,请大人明察。”

“查不查都不重要。在上面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说法前。有这种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若不能实事求是的认识到以后的海战模式发生了变化,而是睁眼瞎似的一味强调战列舰怎么怎么,那便是其心可诛了。”杨锐冷笑。

“排斥闵系之前是有的,但这种排斥无非是为了给其他人一些机会罢了,既然是全国的税造军舰,那全国人就有资格当海军,考试可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闵系就不录用;至于航母舰长必须是飞行员出身的死规矩。是我定的,目的是让海军尽早习惯另外一种海战模式。”说到此杨锐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问道:“总参有没有通知你去参加飞行训练?”

“是,已经通知了。”刘冠雄头上正冒汗,他搞不清总参为何要通知自己参加飞行训练。

“知道为什么通知你吗?”杨锐一边问一边很是闲适的端起茶杯,用杯盖拨开茶叶开始喝茶。

“下官不知道。”刘冠雄不敢擦汗。

“那是因为不想撤你的职。”杨锐放下茶杯,“作为海军的老人来说,如果不能适用新的战争模式。那就要淘汰。”淘汰二字一出口,刘冠雄身子明显的抖了一下。“你是海军总司令。所以必须懂得以后的海战,海军再也不是用船驮着炮管子打仗了,海军以后将驮着飞机打仗。不管你以后会不会实际指挥战斗,这些常识总要知道的。

以后我们将有六艘正规航母,这些航母的舰长全都没有确定。现在的问题是,飞行员出身的不懂航海。航海出身的不懂飞行,怎么办呢?现在只能是将两拨人打乱,混在一起学,三年之后再考试,考试的项目之前就会公布。谁行谁不行那就要看各自本事了,另外心理素质和性格测试也占分,这都是针对以后的海战而定的,不是专门针对谁。”

“大人英明!”刘冠雄对此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称赞英明。

“好了,你就不要站着了,坐下吧。”杨锐此时神色放松,对着不安的刘冠雄道。待他坐下,才再问道:“海军现在还有什么困难?”

“回大人,下官就是担心合格的军官不够。”刘冠雄最担心就是人手。海军吹气球一般的扩大,不说军官,便是水兵都远远不够。“没有合格的军官,战斗力无法保证。”

“嗯。”杨锐点头。他虽不懂海军,可陆军的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也是难以养成的,海军应该也是同理。

“大人,若是可行,造舰的速度是否能缓一缓?”刘冠雄道。

“造舰的速度?”杨锐想到很可能马上就来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摇头道:“航母是绝不能缓的,明年就必须全部下水,其他巡洋舰、驱逐舰倒是能缓,但再怎么缓,十年内整个舰队都要配齐的。十年时间不够吗?”

“十年……”想到现在水面舰队的六千人十年后扩充到六七万人,十个舰长变成七十多个舰长;再想到杨锐对战斗力的重视,刘冠雄头皮有些硬,他勉强道:“十年够了。”(未完待续。。)

辛卷 第八十六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