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部分 (第1/4页)

“现在是不能替代的,这只是一种趋势。”沈鸿烈知道航母的真正的杀手锏是少有在战斗中出现的俯冲轰炸机。虽然英国人大战中发现s。e。5a可以用以俯冲轰炸,但因为机体强度不够,空军高层认为这得不偿失。复兴军的厉鬼轰炸机在大战中的屡次改进,现在现役的已是厉鬼5。发动机功率四百马力,最大可挂载一枚二十公斤的炸弹,但这对战列舰而言几乎没有威胁。

而鱼雷轰炸机。因为鱼雷高空、高速入水的问题未完全解决,所以只要战列舰有相对密集的防空火力。它们是难以对其构成致命威胁的,鱼雷轰炸机能做的就是奇袭。不过以总后海军装备局的乐观估计。最少五年时间航母就能获得对战列舰的优势,十年才能彻底淘汰战列舰。如果现在就发生战争,那么航母的作用除了侦察外,只能给战列舰洗甲板。

沈鸿烈的趋势之语让大家更失望,中国对中日联合舰队的真正贡献只是两艘战列舰,且其中一艘还是俘获日本的。

“也许现在开战还是好的,数等美国在建的战列舰全部下水,结果……”币原喜重郎泄气道。

“哼!宁愿海军全体玉碎也不可向米国低头!”一直忍着怒气的加藤宽治说道。“米国人的想法再清楚不过,优势只有掌握在他手上才会罢休,哪怕我们只有他舰队的九成。”

“海军是帝国最后防线,怎么能说玉碎就玉碎?”加藤友三郎闻声训斥道。他转而对杨度说道:“皙子先生,此事我还是让我先发报汇报东京后再与您商议吧。”

“好吧。”杨度对日本人的反应并无意见,他提醒道:“不要忘记了,外交密码已经被破译,阁下要非常非常小心。”

“明白!”加藤友三郎感激道,虽然没有什么证明自己的密码被米国人破译,但他却对此深信不疑。

离开日本人住的酒店,杨度带着沈鸿烈返回酒店与刘冠雄汇回,路上想到当下的局势,他不安的看着沈鸿烈问道,“成章,你对海军熟悉,你说如果美国人真的开战,我们能赢吗?”

“皙子先生,这得要看什么时间打?”沈鸿烈也在反复想着这个问题。

“这和时间有关系吗?”杨度不懂军事。

“有关系,皙子先生。”沈鸿烈道,“如果五年后开战,那我们必胜,若是明后两年倒难以预料了。”

“哦!”杨度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关节,他奇道,“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拖时间?”

沈鸿烈道:“是,最少从战术上是这么看的。时间越往后,飞机发动机的功率就越大,挂载的炸弹也就越大。五年后航母对战列舰就会有一定优势,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未完待续。。)

ps: 注118:《印度近现代文学,上》,p217。原文121万,本面位140万

壬卷 家与国 第三章 确定

杨度回到酒店的时候就被闻讯而来的美国记者拦住了,他们一个个都在质问,惹得人很不愉快。听着这些指责的声音,随团副官用很大的声音才使场面安静下来,杨度点了一名戴眼镜、稍显温和的记者开始提问,不想那名记者一开口就是“特使阁下,您为何要执意发动另一场战争?”

美国记者的问题无法理喻,但杨度知道在这个记者横行、舆论为王的国度,对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得小心回答,不然定会引起猜疑。

“不,这是谣言,恶毒的谣言!”杨度当下就给这种说法下了一个定义,“只有两艘战列舰,并且不再要求更多主力舰吨位的国家没有资格发动战争,要知道贵国有二十多艘战列舰。更何况有什么值得开战?以中国弱小的海军,根本就不值得来华盛顿参加会议。”

“那请问贵国为何一定要和日本结盟,欧洲的战争就是因为结盟国家而引起的?”记者明显就不了解今天的会议说了些什么,所以才会重复这种问题。

“和日本结盟只是弱者的自保措施,现在中日两国的战列舰加起来只有贵国的七成,若再算上船坞里的战列舰,那比例更少,还不到七成。如果单独看,我国战列舰只有贵国的零点六成,如果接受会议的那些条款,我们不得不与日本结盟以自保。”杨度道,

“但日本人也在大规模建造战列舰,他们最终有一天会发起战争。”下一个记者再道。“而贵国和日本人结盟只会增加他们发动战争的信心。”

“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也只有贵国的六成,加上我国的零点六成还不到七成。你相信这样的比例会发起一场战争吗?不管是从工业实力、还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