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部分 (第1/4页)

“是吗?”杨锐仔细的看了王季同,再看了章太炎,见他两人都不像是在说假话,他不由再点上一支烟,吐出第一口烟的同时他忽然笑问道:“这些人是被美国吓坏了吧?”

“这……”章太炎本想掩饰,可最终还是实话实说道:“有这个原因。美国和日本不一样,不是一战就能打垮的。和美国开战,很可能就和欧洲一样,最少要打四五年才能见分晓。美国即便输了一次,也很快会来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第五次。仅仅靠新武器打个措手不及是行不通的。就像你以前说的,战事将和欧洲大战一样,比拼两国的工业实业、科技水平、国家财富、战略资源。不管从那个方面看,我们都处于绝对劣势,哪怕加上日本。

还有一个对我们很不利的就是,大战中一旦我们露出颓势,苏联、英法、甚至是德国都很可能扑上来,但美国却没有这个问题。在美洲,稍微对他有威胁的也只是墨西哥。可墨西哥这样的国家能干什么?”

“所以你们就很惊慌,感觉抛弃日本那事情就解决了?”杨锐再次笑问。

“确实有这样的意思。”这次章太炎没回话。出言的是王季同。“不过大家还没想到波斯那边,没想到一旦我们抛弃了日本,波斯也会摇摇欲坠,而失去了波斯,那就等于四周都给堵上了,只剩下苏联一条路,要是苏联也趁火打劫,那局势就……”

说到这里王季同又解释道,“你这段时间一直生病。因为孑民的案子,枚叔和美国大使芮恩施吵过一次;再就是有几个信了基督、嚷着**立的基督青年会蒙古会员,他们曾被芮恩施秘密接见过,枚叔也因此和那芮恩施……”

“美国人是这副德行。”杨锐点头。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认为只有美式民主和自由才是正义的,不同者就是邪恶。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不计代价去鼓动‘被压迫的民族’追求民主。

“蒙古人的事情闹的很大,但他们躲进了美国大使馆,我们和美国之间又没有引渡条约。所以最后不了了之。”王季同道。“这件事不管是报纸舆论、稽疑院、廷尉府、总理府,对此都极为震动,这等于说美国人已经无法无天了。后面基督教青年会北京分会也就被人砸了,还伤了几个人。美国人应而频频抗议……”

“啊!”杨锐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忙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就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啊。”章太炎扇子忽然打开,满不在乎的道。“咱们不是司法独立嘛。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追究法律责任,该赔偿的赔偿。”

“这事情……”杨锐竭力想着这其中可能隐藏的阴谋。但他实在是想不出来。

“这事情之后,大家开始认为美国确实是一直在敌对我们的;再看到枚叔的给的简报。所有人都认为中美之间确实极有可能开战。”王季同道。“不过有些人认为如果抛弃日本,中美开战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但这并不占多数,也没有人去考虑波斯的连锁反应。”

“我们的真正让美国忌讳的是我们的工业。”杨锐极为认真的道。“这是对美国的致命威胁,也是我们可以抵抗美国的唯一依仗。不要说抛弃日本,就是把朝鲜也卖了,该开战的时候还是会开战,这些人看问题没看到点子上。”

“那科研呢?这难道不是美国人忌讳的东西?”王季同再问道。

“没有工业基础,科研水平再高又有什么用?”杨锐反问。他忽然感觉脑子有些乱,最后道:“我今天是想告诉你们,我已经跳到你们这边来了,谁想你们居然也跳了立场,跑到我以前 那边去了。”

“竟成你是真的……”章太炎问。说了半天大家到现在才清楚各自换了立场,菜都上了十几个了。

“当然真的。”杨锐道,“农会我已经看不下去了,之前是打算搞集体农庄的,既然不搞,那他们的作用就没了一大半。现在下面怎么说知道吗?——‘催粮催款催性命,防火防盗防干部’、‘吹牛皮、扯大蛋,村糊乡,乡糊县,一直糊到银安殿;银安殿,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只管发文不兑现’……

这次在文登,底下官员农会搞成什么样子听这几句就知道了。另外还有其他段子,但我记不住,也不想记。我现在忽然觉得分封、也就是你说的土官制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要是全国都是流官改土官,说不定还会好些。

还有,对于中央集权我算是有切肤之痛了,我这次之所以能活着,恰恰在于地方上还有些敢为保住家产铤而走险的士绅地主,所以我不打算再在县以下搞什么政府机构了,一些能裁撤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