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部分 (第1/4页)

“另外一个则是赔款问题。”沙赫特再道:“以之前德国所签订的条约,即便中国将更多的订单交给德国,德国也要按照规定交付赔款,这就从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德国企业的利润,所能得到的仅仅是工人们有活干而已。虽然赔款已经停付了,可马克贬值依旧会使金马克增值,假设谈判结束后德国重新开始支付赔款,那么退出金本位对德国的坏处将比好处多。”

“如果谈判完成德国需重新支付赔款,那么经济危机早就使所有欧洲国家退出金本位了。”听完了沙赫特的所有意见,丽贝卡开始反驳。“所以因为马克贬值而造成实际赔款增多问题,根本不必要考虑。而马克贬值在国外购买力下降的问题,我想如果中国支付是华元或者美元,这这不但不是一个问题,反而是一件好事。甚至。如果需要逃避赔款,我们可以和中国以物易物。机器换大豆,这是很多贸易商都可以接受的。”

“您说服我了。夫人。”听到以物易物这个绝妙逃避赔款的主意,沙赫特完全折服了。“请您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去游说中央银行的卢瑟先生吗?”

“这是其中之一。”丽贝卡道,“你还应该在报纸上强烈表述自己的观点,认为德国应该暂时退出金本位,等到经济景气时再回归,这对德国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德国在海外没有任何投资,放弃金本位任由马克贬值只会刺激出口。”

“这些我都能做到。但我依然怀疑政府是否会同意这一点。”沙赫尔强调道,“总理很可能会因为英美各国的压力而坚持金本位,除非其他国家也退出金本位。”

“并不需要担心政府。”看着微笑着前来的沙赫尔夫人,丽贝卡匆匆结束了这次谈话,她最后道:“明天一早你就会明白退出金本位是必须的。”

沙赫尔对丽贝卡匆匆的最后一句并未在意,但当第二天上班时,安坐于黑色奔驰轿车上的他从报纸上看出些端倪,更大的奇迹是在司机惊呼上帝之后——漫长的队伍排在各大银行门前,显然。从队伍的长度来看,他们显然等了大半夜。

“这是怎么回事?”沙赫尔想着昨晚丽贝卡最后那句话,眼珠转动,开始想象某种牵连。

“先生。大家说马克很快会像前几年那样贬值……”在沙赫尔思索时,司机飞快的开门去长队里问了一遍,得到的结果让他很不安。“是吗。先生,真会这样吗?真是太可怕了。我的上帝!”

“当然……”想到昨天丽贝卡的交代,沙赫尔的话尾一时间噎住了。他完全明白金本位对德国来说是什么。这本是宗主国对殖民地的锁链,作为商品输出地,他们必须坚持金本位才能保证宗主国的商品不断输入同时不至于亏本。德国本来是宗主国,但现在不是。

‘如果中国人真的增加五亿马克订单并以物易物、或用美元支付的话……’沙赫尔想着这一点,心头火热。德国退出金本位虽然对欧洲经济不理,但德国仅仅是英法的输血者,脱离金本位则是彻底挣脱输血管。“带我去财政部。”想到此点的沙赫尔决定道。

“部长先生,您必须让警察驱散那些人!”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汉斯·r·卢瑟在沙赫尔到达之前就赶到了财政部,不过他要的却不是要求管制外汇,而是管制那些挤兑的人。“他们这是有预谋的挤兑,绝不是偶然的,如果任其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加入挤兑行列,我们仅有的外汇和黄金将被他们搬空!”

“我当然知道事情的紧迫性,但这并不符合法律,除非实行外汇和黄金管制。”财政部长赫尔曼·迪特里希上班路上也看到了银行门口看不到尾的长队,他一到办公室就打电话给卢瑟,希望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因为太过激动,卢瑟忘记了一直抓在手里的小传单,这是**人的,上面有一个肥头大耳的资产阶级银行家,他抓着一大把黄金狂笑,而图画的一角则是一堆小人在抢夺他从空中扔下的德国马克,上面还有一句话:‘看来,我们需要更多印刷机!’——很明显的,这是有人故意在制造挤兑。

“部长先生,这是我从排队人群中找到的宣传单,**人正在煽动这次挤兑,他们希望1923年的通货膨胀重演,混乱的局势将使他们更容易的施展阴谋。”卢瑟把传单递给迪特里希,开始陈述的自己的观点。“即使不能在法律上逮捕所有**,我们也应该驱散挤在银行门口的那些人,禁止他们挤兑。”

“不!部长先生,这只会引起更大的混乱。”晚到一步的沙赫尔终于赶到,他听说卢瑟要驱逐那些排队挤兑的人群,立即表示反对。“卢瑟先生,也许**或者国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