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部分 (第1/4页)

英国缺少原料生产不出铝、法国则站在我们这边,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很好收买,且又在地中海一侧,不行可以出动空军轰炸当地铝土矿。而德国和苏联,我们肯定德国一定会乘机开战的,戈林最终的目标就是苏俄,两边真打起来,那整个欧洲也就是只有瑞士这个中立国可以独存。他的产量小不说,我们还和对方签了供销合同,不行就砸钱抬价了。”

不光是北美,周思绪还将欧洲的铝土矿和铝冶炼介绍了一遍,听闻是这么个情况,王季同终于点头,他笑了一下,道:“惺初没错,铝的确是美国的命门!”(未完待续。)

ps: 注170:5月12日后,矿业产量基本来自《世界经济统计摘要》

第六章 必要

之前王季同还担心与两个世界强国交战,而此时面对现实,终于改变了态度觉得东亚三国确实可以与之一战。杨锐见此并没有说话,不过喝茶的他却带着些笑意。最少在纸面上攻略北美是可取的,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实际中完成它。和纸上无比顺畅的计划不同,他相信实施过程中必定有无数障碍,比如在墨西哥和古巴找到立足点就非易事,再则就是找到立足点后轰炸南方数州的铝土矿更非易事。

美国人当然知道铝土矿的重要性,失去铝土就失去空军——以杨锐记事本上真假难辨的数据:二战苏联即便有盟军援助的二十八万吨铝,加上自产的二十六万,平均每年有十二万吨铝,可这么多铝也只能用木头飞机;小日本算是抠门的了,飞机造的又小又轻,整个战争期间四十万吨铝只造了一万四千五百多架双发轰炸机、四万架战斗机;而德国,开战当年铝产量就有十九万吨,最高时为二十六万吨,就这个铝产量,也仅仅只够打造一支战术空军。

动了美国人的铝就是动了美国人的命。轰炸的初期美国陆航肯定会拿命来拼的,就不知道空军这边能不能顶得住。想到这里,杨锐开口问道:“每年五万架作战飞机,一万架轰炸机,这个数量够吗?能不能再增加一部分?”

“先生,这个就看有没有额外的军费来源了。”周思绪道。“银行行健那边是想出了不少赚钱的法子。还有一个就是登陆巴拿马之前,我们必须拿下南洋,登陆巴拿马之后最好能拿下印度以及西亚、非洲等地。这样除欧洲和苏俄外,全世界的资源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除了资源,亚元也可以在这些地区广为流通,这样的话,每年的军费肯定超过六百亿,达到七百亿甚至更多。

现在的情况是,多增加一万架单引擎作战飞机,大致需要增加二十一亿左右的军费,其中有四亿是更换配件的费用。这其中飞机和飞行员的比例是五比三。如果是一比一,加上机场设施、雷达地勤,那就需要二十六亿。只是战斗机每年都在升级换代,我们大致判断新飞机只能使用一年,最多不超过两年,所以这么看飞机飞行员五比三的比例是绰绰有余的,到时候一定是新飞机不够而飞行员太多,很多新飞行员只能驾驶用过一年的飞机作战。

轰炸机这边飞机和飞行员的比例倒是一比一,后续虽有增加机枪手的型号,但机枪手并不会让培训费用上升多少,所以每增加一万架四引擎轰炸机所需的军费大致在七十五亿,每千架则是七点五亿。不过和一年就过时的单引擎飞机不同,四引擎轰炸机使用起来耗费惊人。以现在的测算,即使不计算军饷、弹药、油料、机场设施,一万架轰炸机每年也要用掉八亿左右的配件费,特别是更换发动机。这么算,每增加一千架轰炸机则需要八点三亿。”

周思绪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再道:“其实除了增加费用多造飞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缩短航程。从美墨边境起飞,轰炸阿肯色州铝土矿只有一千两百公里,而从古巴起飞,轰炸亚拉巴马州和乔治亚的零散铝矿也只有一千二百公里。这样的航程轰炸机不但可以满载,战斗机更可以护航,这种增益比单产增加飞机重要多了。”

“这就是说墨西哥和古巴都要拿下。”杨锐思考道。“而且陆军还要将战线推至美墨边境。”

“是的,先生。从制约对手角度考虑这是必须的。一旦航程缩短到一千两百公里以内,那么空军的四万架飞机就能和美国陆航全面交战。一旦交战,考虑到他们缺少铝材,飞机是打一架少一架,打到最后就只能使用木头飞机了。”

“木制飞机和铝制飞机飞机相比,它的性能到底差在哪里?”王季同这个旁观者忽然发问。

“木制飞机主要是机体强度不够,而要想达到这个强度,飞机又会显得很重,造成机动性不足;再则是木头并不是均质的,要使用胶水粘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