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2页)

国的窗口,向曾给予我无数次激动和伤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最后的辞别——你们

穿透2000 多年的黑暗岁月,伴着二十世纪的曙光幸运地回到了人类文明的怀抱。

你们这历经劫难而不朽的身躯,在新世纪的光照里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再度获得新生。

你们原本就不曾死去,只是以睡眠的姿态,在漫漫长夜里孤独寂寞地存活。你们卧

薪尝胆,渴望面世。今天,终于破土而出,尽管身心的伤痕累累,仍不失百里秦川

壮士的英雄风采。

你们在那个需要英雄和武力的特定历史时期从母腹里呱呱坠地,你们在激烈动

荡烽火连绵的岁月中成长。你们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奔涌飞腾,你们在呼唤英雄的战

鼓擂动中,毅然拿起刀矛剑戟,跨马挺枪冲入战场。

你们在历史使命的感召下,责无旁贷地选择了军人这个最能显示人生命力和价

值的职业,你们脱胎于战争的岁月,又在战火中煅烧,你们为此付出了生命,付出

了爱也付出了恨,你们用青春热血染红了深厚广袤的黄土地,染红了大秦帝国日渐

高升的太阳。你们用青春和生命书写着大多数人所不会具有的英雄的壮歌与史诗,

你们的太阳曜曜辉煌。

当你们从沉睡中醒来,四顾青山绿水、乡村田陌,都市风流,却见不到你们用

青春和生命构筑的那个辉煌夺目的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早已香消玉殒成为历史的片

刻烽烟与尘埃。历史老人就是这样造就着一切又毁灭着一切。

直面历史,瞻望未来,你们会觉得分外凄苦与悲怆。战争与和平、和平与战争,

只不过是历史巨掌随意翻卷的一种游戏或顺通血液、增强肌肤的健美操。某个历史

时期的战争只不过是随意翻卷的瞬间颤动,战争中的具体人在这颤动的瞬间更无足

轻重,历史老人在匆匆的进程中,只关心自己的脚步,对推动着的人的生命个体从

不承担道德责任和政治义务。

你们悟通了这一点后,才会真正明白: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只有大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这个历史启示是永恒而不变的。由此,你们将更会大彻大悟,从而抛

弃一时的悲哀与委屈,在新世纪的霞光里,和今天的人们共同将生命的新太阳高高

举起。

作别你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在这个浓缩着大秦帝国政治、经济、文化诸多盖世风情的一隅之地,你们仍然

扼守着军人的天职和责任,作出了生命不死的勇猛姿容,以惊世骇俗的尚武精神对

面前的一切生命都构成身心的震撼和情感的颤栗。其实,你们只是华夏民族普普通

通的孩子,脉管里跃荡着同你们的父辈和子孙一样的鲜血,心中也同样蕴藏着儿女

情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脱下沉重的戎装,你们就不再以军人的名义命名和

生活,而成为普通大众的一员。但当历史和民族一旦需要通过战争创造和平时,你

们便义无反顾地踏上征战厮杀的途程。许多战士倒在血泊中至今仍未站起,历史虽

经过了千年岁月的淘洗,但你们抛洒的热血尚能清晰可辨,一个个相互拥抱着、搀

扶着、亲吻着的残碎的躯体和不屈的灵魂,使我看到战争酷烈的同时,也看到一个

民族令人生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血肉之躯正是支撑帝国大厦的基石与脊梁。因

此,秦帝国大厦可以倾塌,但基石与风骨却永存。秦始皇可以死,但兵马俑不死。

历史苍茫,尘烟漫漫。秦帝国走向鼎盛的艰难和为此付出的艰辛与悲苦已难为

后人知晓。唯兵马俑的铮铮铁骨已作为一个民族坚毅的性格与永恒的图腾。我流泪

了。我获得了真诚与充实。短暂的交往已使我们心心相印、彼此相属、相生,你们

是我们的过去,我们是你们的今天与明天。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这不是口号,而是强

音。面对翻云覆雨的世界和激烈的竞争,我们要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站稳脚跟并取

得胜利,就必须以空前的使命感与勇往无前的献身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