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1/4页)

“现在,正在潍城的边境,王爷和皇上对上了,清楚点说就是皇上想来潍城,却被王爷阻止了,甚至以武力向皇上示威,以至于两边僵持不下,而且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

“开战?不会吧!!”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开战’却非同小可,更何况是一国之君与一国王爷,一对手足之间将要挑起战争,茵茵当然不会相信。

“是的,目前,王爷的兵力远超过皇上的兵力,跟随皇上而来的也都是禁军精英,一旦开战定会不可开交,伤亡是无可避免的,可是,最重要的还是皇上和王爷两个人本身,他们的存在对大周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况且他们更是亲兄弟,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听完薛寒的话后,各种心情在茵茵脑海中回转,她无法马上做出反应,可经过片刻思考之后,茵茵似乎得出了薛寒所说的话中含义,以及为什么薛寒会告诉她这些。

第七十七章 阴谋再现(4)

“……你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告诉我这些?”

看着茵茵的眼神,薛寒似乎已经看出茵茵察觉到了什么,的确若无须借助茵茵就能阻止这场内部的战争,薛寒当然不会说出口,只是这件事却非茵茵不可,不是她的话就无法阻止,同时,薛寒也是十分清楚茵茵并非愚笨的人,撇开自己想要逃避事物之外,茵茵可说是个相当明事理和注重事态轻重的人,薛寒能够猜想到周丞与周延继续僵持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既然茵茵已经打算动身了,何不在那之前告诉茵茵让她去阻止呢?

“我想如果是郡主的话,一定不会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吧?”

发动战争当然不是茵茵所希望的,也更加不希望是周丞和周延发动的,不管什么原因,若是可以阻止的话她当然也会义不容辞的从中阻止,在知道这件事后,就算薛寒不说什么,茵茵也会试着去阻止,不过现在看来,薛寒就是有话要说才会来找她的吧。

“你的意思就好像是在说我可以阻止?”

“……郡主英明。”

追根究底这件事都是由茵茵而起的,知情的薛寒又怎么忍心告诉茵茵?只要他不说,就算茵茵去到现场也不会知道的,周延或周丞更加不会说出来,不能告诉起因却能让茵茵出面阻止,这是薛寒唯一能做的。

“为什么是我?”

“因为以郡主在他们两人心中的地位而言,只要郡主开口的话,想必他们也不会不听吧?”

确实利用他人的感情让茵茵出面的话或许可以阻止,可要付出的代价呢?这一点薛寒绝对是不可能没有考虑到的,就连茵茵自己还没去做就有所察觉,就好像这次瘟疫事件,为了争取足够的时间,茵茵就已经付出了代价。

“呵,听起来好像很简单,是要让我利用他们对我的感情的同时,也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吗?”

茵茵的话有如针刺般扎进薛寒的心,那是因为茵茵的话是事实,是他怎么也无法狡辩的事实,在薛寒表情中所显露的痛苦,茵茵看在眼里,她知道这件事不是薛寒的错,只是没有办法而已。

承受着内心的压力和不忍看到薛寒的痛苦,茵茵离开的座位,走到一旁,她需要冷静和重新整理下思绪,这件事可大可小,严重性恐怕比瘟疫更为残酷,相对的若想阻止,茵茵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觉悟,至于能否马上接受这份觉悟,当然是需要时间来考虑的,茵茵没有责备或怪罪薛寒,只是想着自己该如何去面对薛寒所叙述的事。

“薛神医效忠的人应该是皇上吧?”

能够重新听到茵茵的声音,薛寒有所动摇,对于茵茵此刻的话他只能点点头,背朝薛寒的茵茵,即使没能看见薛寒以点头回应,却也能感觉到,不,应该说她知道这种根本就不需要去问的答案。

“真是这样的话,凡事应该会以皇上为主吧?”

隐约的察觉到茵茵话中的含义,薛寒变得沉默不语。

“我想知道,你告诉我这些,到底是在以谁为前提下考虑的呢?”

这个听起来已经有前提的答案,在薛寒听来是中考验,茵茵会这么问也证实了他所想到的那样,所以他也不该犹豫。

“当然是以大周百姓为前提。”

所谓战火之下,百姓必会成为最无辜的牺牲品,薛寒能够回答出这种以大义为前提的答案,茵茵心中微怔,果然和她想的一样呢,既然薛寒也不再犹豫了,茵茵则更没有犹豫的理由,缓缓的,茵茵转身面朝薛寒……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有点累了,如果没有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