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好吧,我就把自己的设想说一说吧,”孟松胤终于下定决心,“说这事之前,我先说说盐铁论,不过,这可不是桑弘羊那时候的盐铁论,而是我孟松胤的盐铁论。”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往门上泼的是盐水,从化学角度来讲,那叫氯化钠溶液,”孟松胤侃侃而谈,临时开设化学课程,“盐水遇到金属后会形成一个典型的原电池反应,负极失去电子成为亚铁离子,电子移动到正极与氧气和水生成氢氧根,随后二者合为氢氧化亚铁,经氧化后又成为氢氧化铁,最终形成铁锈,全过程称为吸氧反应,也是电化学腐蚀的一种,对金属的腐蚀速度相当之快……”

“打住,打住!”韦九显然不是好学生,听得头都大了一圈。“干脆说吧,你反应来反应去,到底想干什么?”

“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铁门早点生锈。”孟松胤自己也觉得好笑起来。

“这办法靠谱?”郭松表示怀疑。“海里的大轮船不都是铁做的?成天泡在盐水里怎么不烂?”

“轮船除了有防锈的涂层,一般还采用阴极保护法,通常是在吃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上一些更易失去电子的金属,比如说锌块,这样首当其冲被腐蚀的是活泼的锌,而铁就得到了保护。”孟松胤耐心地解释道。“我现在洒的盐水浓度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根据理论,这个浓度的腐蚀速度最快,一般两、三天表面生斑,四、五天出现锈层,一周以后全锈;如果超过这个浓度,速度反而有所降低。”

“你想让门锈出一个洞来?”老鲁疑惑地问。“以你小子的脑袋瓜,就想出这样的馊主意?”

“我哪会那么幼稚!”孟松胤笑了起来。“我要的是生出来的铁锈。”

“要铁锈?”老鲁更摸不着头脑了。

“只能一步一步走着瞧,最关键的步骤现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决,”孟松胤挠挠脑袋,“比方说北面围墙上的后门,只有在运煤的时候才打开,而钥匙由青木那家伙亲自掌管,实在没有办法好想。”

“这个简单啊,咱们派黄鼠狼去偷,”郭松提议道,“黄鼠狼那小子的偷技还是呱呱叫的,只要有机会让他近青木的身,不怕搞不到手。”

“嗯,是个办法,”孟松胤豁然开朗,“现在先看我第一步能不能成功。”

“我还是没明白,你要那铁锈干什么用呢?”韦九好奇地盯着问道。

“用来开门!”孟松胤答道。

“用铁锈开门?!”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叫起来。

“具体的步骤你们就别问了,”孟松胤正色说道,“我们得吸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还是像带泥萝卜那样,吃一段洗一段比较保险。”

“有道理,别像上次那样,再被李滋那样的软蛋搅黄。”老鲁表示同意。

“这话倒是提醒了我,”韦九一下子醒悟过来,“这件事一路办下去的话,大伙早晚会看出眉目来,我看李滋那家伙靠不住。”

“那怎么办?”郭松反问道。“又没法把他除掉。”

“不行,这家伙要是再出一次毛病,老子的性命大概也得交待掉了。”韦九突然眼露凶光。“我来想想办法,看有没有法子让他彻底闭嘴。”

“别,别,”孟松胤连忙拦住,“现在完全可以避开他的耳目,没必要先动这样的脑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对,还是先解决钥匙的问题要紧。”老鲁附和道。

“假设咱们把钥匙偷到了手,接下来怎么办呢?”孟松胤问老鲁。

“其实根本不用偷到手,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在粘土上按个模就行,”老鲁得意地说,“干了这么久的铸造,别的不敢说,浇把钥匙出来还是小菜一碟。”

“你的意思是用翻砂的办法复制一把钥匙出来?”孟松胤又惊又喜。“那现在就看黄鼠狼的本事了。”

“去把黄鼠狼叫出来,我跟他聊聊,”韦九对郭松说道,“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就你们机械车间五个人知道,再加上我和蒋亭虎,还有一个老鲁,加起来正好八个人……”

“不是八个,是六个,”孟松胤纠正道,“小江北还不知道,李滋也不太清楚。”

“千万不能再让其他人知道了,人数一多,准坏事。”韦九扭头命令郭松。“咱们在外面商量事,你在门边看着点,别让他们听去。”

听说此言,孟松胤和老鲁的心里一下子沉重起来——行动在即,而其他人必须被抛弃在计划之外,继续忍受命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