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酃�挥械诙�鼗旖⒍佑氲谌�鼗旖⒍硬握剑�凇胺坡杀觥焙U街性獾街卮吹牡谝惶鼗旖⒍硬⒚挥胁握健6�笔保�凰以诼砝镅悄扇旱何鞅狈较蛏匣疃�拿拦�蓖г��尾畹悴蹲降揭恢�哟蟮慕⒍樱ㄕ�堑诙�鼗旖⒍樱���谧詈笠淮尾辽矶��氖焙颍�馑仪蓖Ы�绫ǚ⒘顺鋈ィ�奔涫侨�障挛纭U夥獾绫ê芸炀捅幻拦�>��窖蠼⒍铀玖畈渴盏剑�婧缶头⒌搅说�17特混舰队。弗莱彻据此判断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不在附近并没有错,同时,他也不可能知道第一特混舰队就埋伏在距离关岛不到200海里的地方。再结合第一批前来第17特混舰队的f4f在半路走散,以及当时第17特混舰队无法与这批驻关岛的战斗机做直接联系(一直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等因素,弗莱彻相信那不是敌机,很有可能是一架f4f也是有理由的。

如果一定要追究弗莱彻的责任的话,那么这名美国海军少将最大的责任就是严重缺乏一名舰队司令官应有的警惕性,以及在作战行动中过于谨小慎微,而不敢大胆的猜测,做出果断的判断与决策吧。这实际上更应该归纳于能力,而不是责任。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第17特混舰队还没有失去最后的一丝机会,这个机会就是那架发现了第一特混舰队的“卡特琳娜”式海上巡逻机,可这个机会最后却丧失在了关岛美军指挥官的手里。

“卡特琳娜”被击落的时候,已经把发现第一特混舰队的电报发了出去。这条电报也没有发完,可其中有至关重要的一句,那就是在发现的敌舰队中有航母。这一条消息就足够让任何一名指挥官做出进攻的决定了。关岛美军航空司令部是在九点五十三分拿到电报的,而且,美军指挥官也做出了决定,可这却是一个很荒谬的决定:立即安排附近的另外一架侦察机去核实,而不是立即派遣轰炸机群发动攻击。

第一特混舰队当时有一个漏洞,那就是没有立即扩大防空战斗机的巡逻范围(实际上当时最主要的是组织进攻,而不是防御,实际上舰队当时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谈仁皓后来并没有因此受到指责,反而得到了嘉奖)。那架收到了基地命令的侦察机就在第一特混舰队北面大概75海里的地方巡逻。十点十五分,这架水上飞机发现了前方正在高速航行的舰队,还有正在陆续升空的轰炸机。两艘顶风航行的航母,还有舰队上空密密麻麻的轰炸机简直太好辨认了。这架海上巡逻机在五海里外就看清楚了舰队。可飞机上的电台出了问题,无法发出信号。水上飞机立即掉头返航(也不知道美国飞行员在想什么,如果换了同样的情况,唐帝国的飞行员肯定会一直跟着舰队的),飞机上的通信员(水上飞机的机组成员是五人)在十点三十五分修好了电台,并且立即发出了电报。此时,这架水上飞机距离第一特混舰队已经有八十海里之遥了,因此舰队的无线电探测装置没有发现这束电波(就算发现了也不会受到重视的)。

关岛美军指挥官这次没有再犹豫了,立即就下令让轰炸机准备起飞,同时还把电报转发给了第17特混舰队。可当时从第17特混舰队赶来的第一批舰载战机已经到达了关岛上空,正在陆续降落到安德森机场(当时关岛上的轰炸机都部署在这个机场,而另外一个野战机场平时不驻扎轰炸机,因为没有配套的弹药与燃料补给设备),跑道被占用了,根本就无法让轰炸机起飞。虽然机场指挥塔台已经尽量与这些正在陆续降落的战机联系,让他们先在机场上空盘旋,可舰载战斗机用的无线电频道与岛上机场的频道并不一样。结果,直到十一点过,在前两批舰载机降落之后,挂上了炸弹的轰炸机才陆续起飞。还有一点相当重要,这批轰炸机没有战斗机的掩护,部署在关岛的战斗机全都派出去了,而从塞班岛上起飞的战斗机根本就无法飞到第一特混舰队的上空。

弗莱彻在十点四十三分拿到了电报,这次,他没有任何的迟疑了,立即命令所有的战斗机都紧急升空,舰队转入防空队形,并且开始加速。但是现在已经太晚了,他只剩下了最后四十分钟的准备时间,甚至还不到四十分钟。

180海里的距离,对唐帝国的轰炸机群来说,也就最多一个小时的航程而已(作战半径在200海里范围之内的时候,“鱼鹰”与“翠鸟”在满油情况下都可以以180节的最大巡航速度飞行,而不需要考虑节约燃料)。机群是在十点二十三分离开第一特混舰队上空的,弗莱彻在十点四十三分才收到警报,这已经晚了二十分钟!

第一架f4f在十点五十八分才离开了“列克星敦”号的飞行甲板,而“黄蜂”号上的f4f还要晚三分钟起飞。在弗莱彻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