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 (第1/4页)

这批战斗机没有以最佳的巡航速度飞行,而是以每小时220节的最快巡航速度在飞行,结果是,所有的战斗机在到达了登陆舰队上空之后,就算不与敌人的战机进行空战,他们都无法返回威克岛,最后只能在海面上迫降,或者是跳伞。36名飞行员没有考虑过要返回威克岛的问题,他们所想到的只是赶在美军轰炸机群之前到达登陆舰队上空,为这支严重缺乏防空力量的舰队提供掩护。

这批战斗机需要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同时间内,登陆舰队将向南航行大概40海里,因此航程缩短了40海里)到达登陆舰队上空。而美国第51特混舰队派出轰炸机群的时候,距离登陆舰队仅仅只有200海里,而这批轰炸机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登陆舰队上空。

双方都在抢时间,率领“隼”式机群的王啸天少校很清楚眼前的局势。夜间,在廖汉翔发来消息的时候,他就将手下的飞行员集中了起来,把情况大概讲了一下,同时将送来的情报告诉给了其他人。虽然王啸天没有能够进入舰载航空兵部队(这是海航最精锐的部队,只有最为优秀的飞行员才有资格到航母上服役),对舰队决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知道,廖汉翔将军在半夜发来电报,要他们做好出发的准备,情况肯定万分紧急。

如果不是因为挂了副油箱,战斗机的速度无法继续提高的话,王啸天肯定会让机群飞得再快一点。400海里这个距离太远了,如果他们晚一步到达的话,那么36架战斗机将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看着燃料表上飞速转动着的数字(战斗机上的燃油表有两种显示方式,一是中间的指针,二是表盘右下方的指数表,其中指数代表升,而指针的一个大刻度代表一百升),王啸天心急如焚,他急的不是燃料消耗的速度,而是飞机的飞行速度。

王啸天是山西人,他与大部分的山西人不一样,没有去跑江湖。在他中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海航到山西招收新兵,当时航空兵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行业,不但待遇好,而且还可以接触到飞机,王啸天就是在这个时候报名参军的,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海航录取,并且在当年就进入了海航的航空兵学院(不是郝东觉毕业的那所学院)。可结果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好,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因为身体素质不如别的同期学员,王啸天没有被分配到战斗机部队去,而是被分配去学习驾驶侦察机。在战争爆发之前,王啸天在海航的巡逻机部队服役,并且已经成为了一名少尉军官。

战争爆发之后,海航损失了大批的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与轰炸机飞行员,而要等待新培训的飞行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海航就从之前的巡逻机,侦察机,运输机等二线机群的飞行员之中挑选优秀者编入战斗机与轰炸机部队。王啸天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战斗机部队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没有能够进入舰载航空兵部队,而是被分配到了岸基战斗机部队。在进行了三个月的战斗机飞行与空战训练之后,王啸天在22年初被分派到了前线部队,而他驾驶的第一架战斗机就是从舰载航空兵部队淘汰下来的“食雀鹰”。

从“食雀鹰”到“秃鹫”,再到“隼”,世界也从22年到了25年。在三年多的征战中,王啸天从少尉升为了少校,从普通的战斗机飞行员到了岸基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在这三年多的战斗中,王啸天被击落了两次,五次驾驶严重受损的战机返回了机场。在这七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中,王啸天都活着回来了。同时,他从琉球岛打到了朝鲜半岛,再到口木本土,再到马里亚纳群岛,再到威克岛,然后是所罗门群岛,最后又回到了威克岛。在三年多的战斗中,王啸天在23年的时候就成为了王牌飞行员,到现在,他的战绩已经达到了21架,是海航200多名战绩超过了20架的战斗机飞行员之一。

战斗机在快速的飞行着,每过五分钟,王啸天就会向周围的那些战斗机看去,确认所有的战友都跟在他后面。他想起了当初选拔的时候,自己竟然被分配到了巡逻机部队,他几乎因此而绝望,任何一名加入航空兵的飞行员的目的都是为了驾驶战斗机,而不是去执行侦察巡逻任务!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的话,他恐怕一辈子都会被留在巡逻机部队,最多在四十五岁之后被分派到航校去担任教官,而他最终很有可能只是一名航空兵上尉而已。虽然这会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也只是个平淡的人生而已,而不是一个精彩纷呈,缤纷多彩,充满了激情与奋斗的人生。

“中队长,收到舰队的消息了,5频道。”

听到僚机飞行员的声音,王啸天立即旋动电台上的频道旋钮,刻度指针指向“5”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