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部分 (第1/4页)

三月十八日,在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拿出了几十种详细的方案之后,颜国忠就让人把这些欺骗计划的副本送到了各部队的指挥官那里去,雷少卿也收到了一份。同时,颜国忠还通知了各部队的负责人,在三月二十日召开会议,来落实具体的任务安排。也就是说,颜国忠给各部队的指挥官两天的时间,让他们来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雷少卿不得不佩服那些年轻参谋军官的想像力,为了达到战役欺骗的目的,这些参谋军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有人提到,故意到澳洲沿海去弄沉一艘潜艇,在这艘潜艇上留下登陆澳洲大陆的作战计划,也就是故意让美军拿到作战计划,当然,这是一份假的作战计划。也有人提到,制造一起空难事故,让一名高级“军官”带着文件落到敌人的手里,让美军从他那里获得登陆作战的计划。还有人提到,故意让一批押送回帝国的俘虏逃出来,让这些俘虏碰巧闯进某个司令部,拿到作战计划后逃回去。可以说,这些都是“偏门”,而真正有效的办法还是一些具体的行动。

当时,由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提出的主要办法有以下几个。

一是在兵力集结与部署方面,尽量按照进攻布里斯班港的安排来进行,即将主力部队集中部署在努美阿,加强在塔斯曼海北部海域,以及珊瑚海南部海域的活动,做出进攻布里斯班港的样子来。而真正登陆的时候,投入的第一批登陆兵力并不需要很多,几个陆战师就足够了。而后期的增援兵力晚两天到达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这两天时间足够让部署在战场北部的部队机动过去了。

二是集中打击布里斯班港附近的美军防御设施,以及防线后方的主要军事目标,而主要利用的就是舰队与重型轰炸机。对于真正登陆地点附近的目标进行选择性轰炸,而且轰炸强度不能太高,轰炸时间则集中在夺取了豪勋爵岛与博尔斯皮拉米德岛之后,在登陆作战前三天再集中展开,而同时,还得进一步加强对布里斯班的轰炸行动。

三是侦察方面的安排,必须全面加强对布里斯班的侦察活动,主要动用远程侦察机,不分白天黑夜的执行侦察任务。另外,舰载侦察机也得参加侦察活动,还得安排地面侦察部队上岸,进行近距离侦察。对真正登陆地点的侦察工作则主要由潜艇完成,另外,在夺取了前进岛屿后,可以适当的安排空中侦察,只针对重点地区进行侦察,而不扩大侦察范围,而且严格控制侦察的次数。

四是对各参战部队的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特别是对各部队之间的无线电联络要进行极为严密的管制,并且在重点地区制造大量的电波活动,重要情报通过纸面方式传递,而不通过电台发送。为了增强效果,甚至得将部分主力部队的电台转移到进攻布里斯班的方向上去,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作战物资的集结,后勤保障能力的投入,得完全按照进攻布里斯班的要求进行。也就是说,按照最大投入限度进行后勤准备,而不能因为选择的真正的进攻地点需要的投入不多,而降低后勤准备的力度,毕竟判断对手进攻方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观察对手为进攻做的准备了。

除了这几个主要方面的欺骗工作之外,其他几个次要的办法也很重要。比如使用新的密码,利用已经掌握的敌谍报网络来散布假消息,甚至在军队内部宣布假的进攻方案等等。雷少卿很仔细的看完了这份文件,除了佩服之外,他还是佩服,这些年轻参谋军官提到的办法有的看起来是异想天开,可细想一下,这确实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当时的一个建议是,制造一起假空难,在殉难人员中加入一个假的高级军官,而这名高级军官就正好带着登陆澳洲大陆作战行动的计划,或者是计划的一部分。只要这个假计划落入了美军的手里,那么麦克阿瑟就很难怀疑其真假性了。

三月二十日,各部队的指挥官都到达了维拉港,此时该计划仍然是绝密,只有各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才知道。雷少卿甚至没有把该计划告诉给李文龙,这是颜国忠明确要求了的。而来参加会议的各部队指挥官都只带了副官,连主要的助手都没有带上。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很保密,当时很多来参加会议的指挥官都是找的别的理由离开部队的,比如前线陆战队指挥官袁野少将就是以回海军司令部为借口,中途到维拉港来参加会议,然后他还会真的赶回舟山,在那边休息几天再赶回来。反正,当时为了保密,颜国忠把什么办法都用上了。

会议是在晚上召开的,颜国忠首先强调了会议的保密性,以及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接着,各部队的指挥官就详细的商讨了战区司令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