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部分 (第1/4页)

两艘逃脱了打击,正在逃命的战舰。可问题是,如果是帝国海军的战舰,那也应该朝着海峡的西南方逃跑,而不是朝着多佛尔海峡这边而来吧!

五分钟后,也就是在四点半过,派出去的驱逐舰到了那两艘战舰东北大概5海里的海域,了望员已经大概能够看清楚那两艘战舰的轮廓了。接着,一艘驱逐舰打出了照明弹。在明亮的光线下,驱逐舰上的了望员立即判断出了那两艘战列舰的型号,那不是帝国海军的“新省会”级战列舰,而是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这正是遭到鱼雷攻击,首先退出战斗,向伊斯特本逃跑的“厌战”号与“勇士”号。这两艘战列舰在撤出战斗之后,战舰上的官兵一直在设法堵住鱼雷在舰体上留下的窟窿,连舰长都去参加了损管抢修工作。也正因为如此,两艘战列舰只能够勉强保持12节的速度,缓缓向伊斯特本航行。更重要的是,当时“厌战”号上的主电力舱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勇士”号上的三台大型柴油发电机也损坏了两台,就算两艘战舰上都有辅助电力舱,有几台小型柴油发电机,可仍然无法满足损管工作时的电力需求。另外,两艘战舰的舰长都认为他们已经成功的撤出了战斗,因此就下令关闭了战舰上的雷达,以及大部分的电台等消耗电力的设备,只保留了一部与舰队旗舰联络,以及一部与伊斯特本港联络用的电台在进行工作。也就是说,当这两艘战列舰朝着第六特混舰队所在的海域而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能够发现前方的危险,直到那几枚照明弹出现在了战舰上空的时候,战舰上的英国官兵这才发现,在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两艘来历不明的驱逐舰!

也算是这两艘战舰活该倒霉吧。在这个时候,有点警惕性的舰长都应该下达战斗动员命令,让战舰进入作战状。可是两艘战列舰上的舰长都认为那是舰队旗舰在联系了伊斯特本之后,从伊斯特本前来接应他们的驱逐舰。当时只有“勇士”号上的通信军官用英国海军的通用频道向这两艘驱逐舰发出了询问信号,可并没有收到任何答复。

四点四十分的时候,“勇士”号已经发出了三次询问电报,可对方仍然没有任何回答,而是飞速转向拉开了距离。这时候,“勇士”号上的通信军官起了疑心,立即把情报报告给了舰长。等到舰长在四点四十五分回到了司令舰桥的时候,“勇士”号要转向就已经太迟了,而且此时“厌战”号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

谷甄云在收到了驱逐舰发回的电报后也有点不敢相信,那竟然是两艘英国海军的战列舰!在他看来,局势已经很复杂了,是英国人分兵行动吗?还是这两艘战列舰只是个诱饵?或者说第三特混舰队已经被彻底歼灭,英国本土舰队给第六特混舰队设下了陷阱?当然,谷甄云也考虑到,也有可能是第三特混舰队击败了英国本土舰队,这两艘战舰是负伤脱离战场,正在朝着海峡方向返航,也许是要返回北海海域。

虽然有这么多的疑问,但是谷甄云没有再次犹豫。他也知道,帝国海军战舰上的雷达要比英国海军用的雷达更好一些,探测距离更远,另外,“新省会”级的速度更快,就算这是个圈套,那么英国海军其他的战舰只要靠近就会被发现,到时候就算是打不过,也跑得掉。因此,在四点三十五分,也就是在前方的驱逐舰发回报告后两分钟,谷甄云就下达了战斗命令,四艘战列舰,即“合肥”号,“福州”号,“南京”号,以及“松江”号展开战斗队列,在前方的驱逐舰立即撤回,巡洋舰与驱逐舰全部撤出。交战顺序也迅速安排了下去,“合肥”号与“福州”号集中火力对付前面的那艘战舰,即“勇士”号,“南京”号与“松江”号则集中火力对付后面那艘战舰,即“厌战”号。

四点四十六分,四艘战列舰完成了转向以及其他的战斗准备工作,并且将炮口朝向了敌舰。接下来,在一分钟之内,四艘战列舰分别打出了第一轮齐射。此时,“勇士”号距离“合肥”号与“南京”号大概只有11海里,而“厌战”号距离“南京”号与“松江”号大概也只有12海里左右。

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的齐射是英国官兵最好的战斗警报。炮口闪光过后大概一分钟,沉闷的炮击声传了过来,战斗警报也在英国战舰上响了起来,可这已经太晚了。在炮击声到达之后不到十秒钟,第一批炮弹就纷纷扬扬的砸落了下来。虽然四艘战列舰的第一轮齐射都没有命中目标,可是那些巨型穿甲弹在海面上炸起的数十米高的水柱却相当的惊人。到此时,两艘英国战舰的舰长都没有搞清楚这批敌舰是怎么冒出来的,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他们不可能返回伊斯特本了,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