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思瑜挺胸:“那是必然。”

身为学霸、考霸以及商场女强人,她必然是充满智慧且无比强大。

林丽芬拍拍女儿脑袋:“行了,收拾收拾快去吃饭。”

思瑜上前挽住王鸿梁胳膊,方峻跟在另一边,五人走在一起,像极了祖孙同堂的一家人。

**

轴承厂餐厅不足二十平米,这会还没上人,几人坐在里面倒也不拥挤。

“王爷爷,来尝尝,这家师傅做菜都有二十年了,手艺一级棒。方峻,你也吃。”

边说着,她边换上公筷,热情而不谄媚的给两人夹上一筷子特色菜。

“丫头这习惯跟谁学的?”

思瑜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别说现在,就是十几年后中国人吃饭也不习惯用公筷。此刻她这么做,的确是有些超前。

“我就是觉得这样卫生一些,做大夫的不都讲卫生?”

王鸿梁若有所思:“小方,你看怎么样?”

“好是好,不过跟咱们中国人喜欢热闹的传统不一样。”

除了思瑜外,夏家人都被这对师徒云山雾绕的话给绕住了,莫非科学家说话,都是这么的难以理解?我们果然不是生活在同一次元的人!

“王爷爷、方医生,你们是在说肝炎的传染和防治?”

王鸿梁夹起一筷子菜,脸色稍稍泛红:“的确是这事,丫头怎么想到的?”

方峻心中越来越确定,他必须尽早将夏思瑜绑在自己这条船上。英雄不问出处,就像他的太爷爷,不就是一个佃户的儿子,瞒着家跑出来闯荡多年,风风雨雨才有如今的方家?

面前这丫头,人长得漂亮、脑瓜聪明还特会来事。这样的人不成功,简直天理难容!

“我妈就是肝炎转成的肝癌,再说王爷爷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让你忘记吃饭的,肯定只有这方面的事。我随便猜下,没想到还真是。”

顿了顿,她缓缓说道:“我从小看我妈被这病折磨,耳濡目染。不过除了这,我觉得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而且很好改。”

王鸿梁停下筷子:“哦,说来听听。”

“其实家里有病人的,一般都会去注意。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医疗身上。”

“你说医疗,怎么可能?”

“青医是三甲医院,但王爷爷觉得那些设备消毒彻底么?就拿我们学校每年的体检来说,最后一项化验血,扎手指的刀片随意在药棉上一擦,就立刻给别人用。还有针头,我听说有的医院,甚至低价从外国进口医疗垃圾。难倒外国人就格外干净,用过的器具没有病菌?”

一口气不喘,她干脆把种种不科学的地方全部吐槽出来。后世医院,别管干净不干净,最起码面上会掩饰。但九七年这会,国家管得不严,医院更加明目张胆。正是这种放松,导致传染病井喷式大规模感染。

“这些都会传染病菌,而且途径很广泛。”

王鸿梁筷子杵在桌子上,眉头紧锁。置身这个圈子,他早已习惯一些错误。有些事他清楚,而有些事,他的确不如局外人明白。

“妮儿,说这些做什么。王大夫,快吃菜。”

林丽芬劝着,用公筷夹着菜。她不是小心眼的人,当年知道自己的病后,她第一时间给孩子们做了检查,这些年也一直坚持着全家人的卫生。

王鸿梁回过神,单一个体检就牵涉到无数基层医务人员的利益。在有些地方,一支五元钱的预防针、一次三十元的体检费,是卫生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下这么多问题,饶是他在业内地位高,也着实束手无策。

见多了他也不再奇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他招呼大家一同吃菜。

**

一顿饭虽有波折,但总算是宾主尽欢。

饭后往回走着,王鸿梁低头夸着她:“丫头看事挺仔细,这次你真是帮了大忙。你家弟弟那事,我再看看。”

思瑜喜出望外,能借助这根医治达官贵人无数的粗大腿,随便踩一脚,也够滦城那些人喝一壶的。可想着母亲的病情,她还是拒绝。

“王爷爷,我就说了两句话,你却是大老远的专程来看我妈,应该是我家欠你。”

老一辈的人都喜欢宽和谦让,王鸿梁也不外如是。本来他只是临时起意,现在看小丫头那般渴望,却还能忍住,他更是喜欢几分。

“看病主要是为了医院的疏忽,我跟院长多年朋友,怎么也得给他维护好医院脸面。”

脸面?“可是王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