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思齐呀,你的个性有些偏激。做记者,可能容易被人利用呢。我建议你,可以先在别的岗位上历练一番。要知道,世事没有那么绝对,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你是个好孩子,我不希望你有一天发现,自己的价值观被自己颠覆了。”

肖思齐不是很明白主任的意思,却听懂了他的拒绝。原来主任不愿意帮她沟通实习的事情,还让她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不要偏激呢。对于这个四年来一直和蔼可亲的蒋主任,她一直心怀尊敬,有什么心事困难,也都第一时间找这位长者倾诉。今天,却有点遭遇背叛的感觉。

她不再争辩,默默的离开了系办。

蒋主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何尝看不出学生的失望。他站在窗前,看着操场上的学子们经过。心里暗暗叹息,这些年轻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而长大,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填好资料给人事部接待的女生,肖思齐被交代回到座椅上稍作等候。

小型的会议室很安静,透明的玻璃门可以看到隔壁大办公室。

百余平米的空间摆满了简洁的办公桌椅,座位之间并没有像影视剧里格子间那样隔开,而看起来像是一个中型网吧。目测这个办公室有近百名员工,却没有几个人讲话,只听见此起彼伏不间断敲击键盘的声音。

在等候最后一轮面试官的十多分钟时间内,肖思齐一边漫不经心的观察着隔间的状况,一边用深呼吸调节心绪。

甫从学校脱离学生身份,至今已经3个多月,她还没有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虽然其间她有浏览招聘网站的征才网页,也在每周六挤人才市场。但不知是因为金融风暴影响到国民经济,还是空闲的职位已经被早作打算的毕业生卡位完毕,等她准备好开始跻身社会新鲜人的时候,似乎已经没有合适的岗位留给她。

糟糕的是,应届生已经基本就业完毕,攻读研究生的同学也要开始新学年的时候,肖思齐已经没有理由留在母校霸占宿舍床位了。她匆匆忙租了一处单间,房租和吃饭要消耗的花费,让她不得不认真对待已经面临的生存问题。

面试过几家小报,明明招聘的时候说是正式记者,面试时却被告知只是打工性质的广告拉单员;也面试了几家杂志,明明写说是采编企业内刊,实际上却莫名其妙成了打杂小妹。几次下来,她改从只投专业相关的岗位,变作只要自己感兴趣、并稍微能体现自己价值的都可以。

等再经历过几个根本只是在打字、做完结束就找理由要她办离职的工作之后,她继续降低要求,妥协到只要投出的简历有所回应,都会去尝试一下的标准。

只要有公司愿意用她就好。

租房子没一个月房东就有意无意提加房租的事,明明毕业了还要打电话跟家里要钱,在脱离了象牙塔的保护之后,一切理所当然变得不再理所当然的时候,肖思齐开始采用海量投放简历的方式找工作,历经无数次的面试,最后只剩下这个微薄的要求。

至于第一日报的实习岗位,那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正在等待面试的这家公司,是什么性质说实话她并不清楚。收到面试通知电话的时候,她谨慎小心的问清了公司名称,在网上搜索了一通,也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讯息。只是知道是一家集团,听起来规模好像很大的样子,不过实际情况如何她想自己应该观望一阵子,无需急着下定结论。

“请问,是肖思齐小姐吗?”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唤,肖思齐再次深呼吸,然后站起身来,目光勇敢自信的迎向推门而进的主考官。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 3

面试完的那天,肖思齐接到了大学舍友杨明明打来的电话,约好到学校附近的拉面店吃午饭。

杨明明是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大学4年的寒暑假都有在打工,学期内甚至都带了两份家教。她除了学费外的一切花销都是自己双手赚来的,择业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半年前就已经选好一家家居网站做采编记者,正职收入不错之外,工作的闲余时间较多,还不像普通上班族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刚好方便她赚外快。

“面试的怎样?”

拆开环保袋包装好的筷子,并戳破用保鲜膜包好的真空碗碟,杨明明为自己倒了一杯水,还不停用手为自己扇风。9月的天气虽不是酷暑,可是大中午的从家具市场绕远路到学校来,还是热得冒了不少细汗。

“还可以吧。”肖思齐也熟门熟路的为自己打理好一切,喝了一口凉白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