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更何况他也没有多少养殖经验,虽说看了几本水产养殖方面的书,但是还算是一只脚在门外呢,有什么经验可谈,为了不让人家失望,他只好装大尾巴狼,到水池边看看,然后用手摸摸水温,拽几个专有名词,糊弄过去,而且还特意给他们介绍养黄鳝的书籍,让人家自己翻看。

至于王胜利的合同,刘军浩却没有签,主要是人家需要长期稳定大量供应,他这院子的水池虽然几经扩大,但是黄鳝却不怎么多,而泉水中的黄鳝还很小,够不上吃。

不过即使如此,王胜利还是和他口头约定,一旦要买黄鳝第一个就要考虑自己,价格从优。

从头到尾,刘军浩就没有想过办成水产养殖场,也许是这些天赵教授不住的在自己的耳边熏陶,让他当初的雄心消磨了不少。

自己现在每天悠哉悠哉的的过着小日子,舒舒服服的数着钞票,还有什么比现在的生活更惬意呢,何必要办养殖场,忙得像二小,累得像死狗一样。

就像赵教授说的:“农夫山泉有点田”这日子就连城里人也羡慕呢。

赵教授家人来的时候,两人正在大杨树下下象棋呢,刘军浩的象棋水平不高不低,和赵教授倒是旗鼓相当,算是对手,他们经常打赌,谁输了谁做饭刷碗,因此两人下起来都兴致盎然,一个子儿都不让。

这会儿争得声音正激烈呢,因此也没有看到院子里进来人了,主要是小皮不在,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赵教授的家人看到他唾沫四溅,抑扬顿挫的样子眼珠子快掉了出来,因为他平时在家里总是板着脸,好像一个活关公,没有想到到农村熏陶了一个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刘军浩这局恰好要输了,一看来人了,慌忙将棋子往棋盘上一扔,说来客人了,不下了。

这让赵教授气的直瞪眼,埋怨家人不该这个时候出现。

赵教授的儿子叫赵卫国,女儿叫赵卫红,一听就知道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烙印,都三十多岁,他们这次来也是拖家带口的,打的主意就是全家来一次乡村游。

因此把赵教授的孙子外孙女都带来了,两个小家伙都七八岁的样子,还是第一次到农村来,刚开始还有些认生,但是很快就熟起来,尤其是那个男孩子赵浩宇,不一会儿就骑在山羊背上拽着羊角叫的正欢:“驾,驾!”把山羊吓得咩咩,满院子乱跑。

感情他以为自己是骑马呢!

而那女孩儿则拎着两只兔耳朵抱在怀里,小兔子一发急,双腿一蹬将小姑娘的胳膊上划了两道印子,她立刻就开始哭鼻子。不过很快就被刘军浩家的大火头吸引,拿起自己的饼干就往水里扔。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乡趣

的确像赵教授说的,城里人整天生活在水泥钢筋制成的牢笼里,对乡下的生活尤其羡慕,而那两个小家伙则是充满了好奇,就连看到一口水井都要感慨半天。

刚开始刘军浩给他们摘了两个西红柿,要他们啃,赵卫红还赶忙拉住说道:“没有用清洗液洗,不卫生”

“让他们吃吧,这东西都是绿色食品,根本没有上过农药。”赵教授这些日子吃得舒心,自然知道。

赵卫红虽然有些担心,但是还是松开手,毕竟自己是客人,不能太挑剔。

“妈妈,真好吃,比咱们在超市买的西红柿好吃一百倍”小女孩吃了几口,就忍不住赞叹起来,非要让她妈妈咬一口,赵卫红刚开始不住的推辞,最后实在推辞不过,就敷衍的咬了一口,结果是自己也抱着一个西红柿啃起来,再也没有大人的形象。

几个人正热闹着呢,这个时候小皮却跑了回来,放下猎物,冲着树下的陌生人汪汪直叫,幸亏刘军浩发现的早,叫住了它。

今天恰好,小皮又抓了一只半大的兔子,特别肥硕。现在麦子刚刚收割完不久,地里一望无际空荡荡的,兔子没有了藏身之地,这让小皮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它基本上隔上三五天就会抓一只兔子回来给刘军浩打牙祭。

中午的饭菜有着落了,刘军浩又找到毛孩子,让他把昨天抓的知了贡献出来配一个菜。

这个时候正是知了出土的季节,一到晚上知了密密麻麻的从地底下钻出来,从晚上六七点天还没有黑透开始,一直到半夜三四点都有知了爬出,尤其是十点到十一二点的时候,知了好像赶集一样,一窝蜂的朝外爬。

这里经常有人坐在树下院子里乘凉,知了爬到大腿上的经历,或者正在竹床上乘凉,知了爬上chuang,更有甚者屋里出几个知了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