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狻�

紧接着一家人才大摇大摆的从水道眼中钻出去,看也不看刘军浩一眼。

丫的,这么没礼貌,后院可是我的地盘,惹恼了我明天就把水道眼堵住。

不对呀,他突然又想起来,这草狸子不单吃老鼠,还吃鱼呀。

这水沟中的黄鳝密密麻麻的,在它们眼中可不就是完美的捕鱼场地吗。难怪两只草狸子会把窝做在院墙外,感情是盯上自己养的黄鳝了呀。

刘军浩越想越不对味,以前没有发现它们就不说了,现在可不能继续让它们祸害。想到这里,他赶忙从前院搬了几块砖头将水道眼堵的死死地。

摘了西瓜,他又将这两天编织的枕套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骑着车子上街送瓜。

这西瓜自然是送给赵光明的,上次才给这家伙送了七个大西瓜,他现在又打电话过来催着要。

今天去的早,天还没有热起来,因此刘军浩一路倒是悠哉悠哉的。

将枕套邮出去后,他又把自行车推到赵光明家。没有想到他家的门面房门口立了一块大黑板,上边歪歪扭扭的写着收知了壳四个大字。

赵光明正坐在屋里摆弄手机,看到了他表现得非常热情,又是掏烟又是倒茶的。

这家伙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刘军浩心中揣摩着,却不知道他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刘大哥,帮兄弟一个忙好不好?”得了,一见面兄弟就叫上了,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儿。

“别,你还是叫我名字听着舒服,有什么事儿直说。先说好,能帮的我自然帮,不能帮的你就是叫我刘大叔也没有用。”

“靠,你还想当我长辈,哪有你这么占便宜的。”赵光明一时气结,瞪着眼望着他。

刘军浩却稳坐钓鱼台,轻轻的吹了吹杯中的茶叶说道:“好茶。”

“我还是说事儿吧。”看人家没有道歉的意思,赵光明只得接着说正题,“门口的黑板你也看到了吧,现在我在家闲着没事,想收点知了壳赚些小钱。你女朋友不是在小学当教师吗,你让她帮我代收知了壳行不行?”

“你说啥,让她怎么帮你代收?”刘军浩一时有些迷糊。

“她可以发动学生呀。刘家沟小学那么多学生,让她在你们村开个收购点肯定行,我给她回扣……”

“不行,张倩肯定不干,哪有老师让学生干这种事儿的。”他还没有说完,刘军浩已经开口拒绝。

“怎么没有,刚才一小的一个老师还我这里送了三斤多知了壳呢。”

“我脑子没有进水,这还没有入伏呢,他能收那么多知了壳?”刘军浩当然不相信他的鬼话。

“嘿嘿,是他一个学生去年弄得,当时没来得及卖。不过今年卖算是对了,你知道知了壳现在多少钱一斤?三十块钱。”

“啥,这么贵?”刘军浩也是听的一愣,“往年郭老四收的一斤也就十八块钱,怎么一下子会长那么高。”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从近处说就是以前咱们镇的路没有修好,外边的收购信息进不来,因此郭老四才会拼命的压低价格。今年不同了,人人都知道知了壳能赚钱。你收我也收,这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

往大形势上说这几年知了壳的价格一直都在上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其实就是现在城市吃知了成了一种时尚,各大餐馆几乎都有‘油炸知了’这道菜,那些没有脱壳的知了一个能卖一毛五分钱。这比找知了壳要省事的多,而且来钱快。知了大量流入餐饮市场,知了壳自然就少了,价格也就上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平时看这小子吊儿郎当的,没有想到说起生意来竟然头头是道,看来真是遗传了他老子的优秀基因呀。

“怎么样,这活不用什么本钱,只要你逢集往邮局邮东西的时候朝我这里跑一趟就行,每斤我给你三块钱的提成。”赵光明见他不吭声,又开口说道,“就当是帮兄弟一个忙”

“我帮你回去说说,不知道她会不会答应。”

一斤提成三块钱,十斤才能提三十块钱,往年村里那些熊孩子收到的知了壳最多也就二三十斤。忙乎一夏天提成还不到一百块,说实话刘军浩真看不上这点钱。

不过他也没有一口回绝,毕竟这段时间人家帮了自己不少忙,尤其是上次邮西瓜的事儿。

“那我先谢谢你了,对了,还有这东西,我也收。”赵光明说着从后台拿了一个白蒙蒙的东西递给他。

“这是啥东西……真是稀奇了,知了上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