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咱们明天早上起来也去掐芝麻叶吧?”张倩看了一阵子芝麻,又想起吃芝麻叶的事儿来。

前两天六婶子起了个大早,领着阿琴在地里掐了半晌芝麻叶,晚上做了顿芝麻叶面条。

刚开始张倩很是不以为然,可是尝过之后立马来了兴致。

鲜嫩的芝麻叶晾干后配上葱花、辣椒、姜丝一炒,然后丢到锅里下菜。芝麻叶香,面条细滑,味道真是好极了!

“你确定要亲自上阵?要不咱们过些日子到街上买点干芝麻叶尝个新鲜,这样多省事儿。”刘军浩很是怀疑的看着她,怎么看也不像是要下地干活的样子,上次割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张倩割了一天麦子累得腰酸背疼,剩下的几天她说是在帮忙,其实到了地里就帮着做做麦腰,其他时间一直在阴凉处待着。

“怎么,我不能下地?”张倩红着脸很不服气的样子。

“不是,我是说鸡蛋好吃,咱不一定要认识下蛋的母鸡。”一看女朋友发飙,刘军浩立马道歉。

“我今天还就想认识”张倩是真想到地里再过一把瘾呢。她这些日子也对农活产生了几分兴趣,当然仅仅是兴趣而已,如果真让她由着劲儿干上半天,指定叫苦。

“好,好,我完全同意”刘军浩虽然不想动弹,可是为了满足张倩的好奇心,他还是举双手支持。只是自己没有种芝麻,如果想掐的话只能到别人家的地块里。

这个问题很快解决掉,二麻子媳妇恰好上门买黄鳝,一听说他们为这事儿发愁,立刻大度的让他们去自家的地里随便掐。她家今年种了五亩多芝麻,芝麻叶多得是,想吃多少掐多少。

芝麻叶就是芝麻长出的嫩叶,是夏天农村人经常吃的一种青菜。

“芝麻叶半年粮,晒少了要挨饥荒。”每到七月中旬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行动起来,一个个挽着竹筐奔向田间掐芝麻叶。

不到一个星期,地里的芝麻就成光杆司令了,上边只剩下光秃秃的芝麻杆和芝麻硕。

刚掐下来的芝麻叶不能久放,必须立马在锅里边蒸一遍。等蒸好后捞到筐里漂洗揉搓,然后再放到外边晾干,整个过程相当费时。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晒上几麻袋芝麻叶,等冬天没有菜的时候丢锅。经常是早上炒芝麻叶,中午芝麻叶面条,晚上凉调芝麻叶。总之一句话,一天三顿,顿顿少不了芝麻叶。

刘军浩小时候这东西吃的有点反胃,因此对张倩的建议不怎么热情。不过他转头一想,这几天兔子肉吃多了,换换口味也好。

于是第二天吃罢早饭,他就和张倩一起挽着竹筐掐芝麻叶去了。

二麻子家这块地芝麻种的有些稠了,走到地里根本趟不开脚。两人害怕将芝麻踩断,只能站在小路边掐,不过这半天下来,也弄了满满的一大竹筐。

接下来又忙乎一中午,才将芝麻叶煮好晾上。

到晚上的时候,张倩就心急的做了一顿芝麻叶面条。

这么长时间不吃,刘军浩还真有些想念了。夹了两筷头子一品尝,的确好吃!微微带着几分苦涩,中间夹杂着厚实绵长的醇香,红辣椒辣乎乎,面条滑溜溜,别提多带劲了!

就这样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大碗芝麻叶面条连汤带水“吸溜吸溜”不到五分钟吃个精光,额头上也吃得直冒汗。

* * *

雨说下就下,夜里还只是滴滴答答的小雨点,到了早上吃罢饭雨点就开始密集起来。

和两个小家伙打着雨伞在院子里到处乱跑捉鱼不同,刘军浩此刻正搬把椅子,坐在门口看着大雨发呆。

话说只要每次一下雨,自己的院子里准上鱼,鲫鱼壳、肉麦丝、还有泥鳅等等不要命的顺着水流朝上涌,让人捉都捉不及。那些水鸭子、青庄此刻在前院彻底的闹腾起来,不住的伸着脑袋在地上猛啄。

“小浩叔,家里来人了,给我摘两个大花皮”他这边正发呆,小娃子打着雨伞跑过来。

“现在,这么冷的天吃西瓜?”也不知道是哪位游客这么有个性,下着大雨还要吃西瓜,也不害怕感冒。

“不是现在吃,要带走的”

从六月底西瓜成熟开始,刘军浩院里的大花皮销路一直都很好。卖了多少西瓜他脑子里也有个大致的数目,到现在已经卖六千多斤了,也就是说有六千多块进账。

和去年一样,后院中的大花皮仍然不断地在开花,照这个看,应该还能收获不少西瓜。

村里来串门子的人也曾经打听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