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咱家是要开商。店?”看看清单后边还列着方便面三十箱,鸡蛋三百个等等。他越来越糊涂,不知道老婆大清早有了什么奇思妙想。

“开商店你看门呀,就懒得那劲儿,让你进货肯定不肯”张倩白了一眼,最近自己每天上课忙天忙地的,他却一直闲着。

“嘿嘿,赶紧说啥事儿,否则我上午不上街。”刘军浩看她刚出门一会儿,小手冻得通红,赶忙拉到锅灶边让她烤火。

“这些都是给学生们准备的,等吃过饭我给你拿三千块钱。先说好呀,不准贪污……”

“你哪来那么多钱,我知道了,知了壳……”他这刚说半句,立马想起这钱的来源,八月末张倩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又组织学生上山打了一次。收了五千多块,连加上第二次剩下的钱,总共有八千多块。当时她说留着做班费,这钱一直没有动,感情在这里等着呢。

不得不承认,老婆真是深谋远虑,夏天已经想着过冬的事儿,刘军浩很是称赞了一下。

“你才知道呀,我去年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当时不知道从哪里弄钱……”被她一夸,张倩的小尾巴立马翘起来,“我是这样想的,每天中午给学生供应两袋方便面,一个鸡蛋。”

那话怎么说……张倩下了很大一盘棋。

去年秋里天冷的时候很多离家远的学生中午懒得回家,就早上自带干粮当午饭。

虽说人人都带着暖水壶和饭缸,可是食物放到中午,肯定凉了。当时她记在心里,想给学生们弄几个煤炉把饭热一下。可是就那几百块的经费,她往教办室申请了几次都没有效果。再加上去年还存着往县城调的想法,因此没有坚持。

今年情况不同,自己已经安心在刘家沟扎根,自然要考虑学生们的生活问题。夏天那阵子打知了壳卖了不少钱,她的心思更加活泛起来,准备留些钱做班费,冬天的时候用以解决离家远的学生们吃饭的事儿。

用煤炉非常省事,只要下课的时候夹块煤球了事,连带的学生们也能够喝上热水。

这不,今天天气突然转冷,张倩就想把这事儿提上日程。

“不错,不错,”刘军浩她叙述之后也一个劲儿的称赞。老婆这是真把学生放在心中了,以前来刘家沟支教的老师这么多,可是从没有人有过这样的想法。

“又傻愣啥?”张倩这边说的正带劲儿,却看他突然盯着自己看,顿时有些莫名其妙。

“没事,我在想你这钱肯定不够呀。现在街上煤球一块钱四个,一个煤炉一天最少要烧6块煤球吧,冷天按一百天算,买煤球的钱要四五百块。还有煤炉、开水壶、饭锅,这也要花费三四百块。最重要的还有方便面,两袋一块钱,学校有七八十个学生呢,加上鸡蛋,一天开支一百块,这就要一万块钱呀。”

刘军浩天天卖黄鳝,账本算的特别顺溜,她们最少还有三千块的缺口。

“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呀,刚才就是和王姨商量这事儿,我们准备以后每个星期天都发动学生上山采蘑菇、打核桃,这下收支能保证平衡了吧?”张倩笑着解释。

汗,自己白参谋了,原来人家早有考虑。

秋天是上山采蘑菇的黄金季节,野蘑菇到处都是。一到这个时候,刘家沟不管男女老少都提着篮子,成群结队的进山采蘑菇。山里的蘑菇种类很多,有长在松树下的松菇、草丛中的草菇子,还有其他等等……

野蘑菇鲜的好吃,晒干了的炖肉更好吃。尤其是配上刚长半年的嫩鸡崽,炖过之后鲜嫩无比,让人吃了赞不绝口。东北有道名菜叫小鸡炖蘑菇,就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

刘家沟虽然和东北扯不上关系,不过这菜也是村里的农家乐经常做的一道。春上那阵子二麻子饲养的上百只小鸡现在已经快炖光了,前两天还来刘军浩这里求说,想让他匀几只小母鸡儿。

当时刘军浩没答应,自家还准备留着过年杀呢,哪有多余的。再说即使有多余的,他也不准备卖,自己做几顿小鸡炖蘑菇饱饱口福岂不是更好?

山里的蘑菇晒干后一般价格都不低,贵的能卖到四五十块,便宜的也有十几块钱。虽说现在已经过了的最佳时节,可是这么多人进山,一个人只要采摘一斤,就是七八十斤,算下来有一千多块。

不过山核桃恐怕是不好找,这会儿恐怕早被人打光了。因为这东西一年比一年贵,现在已经能卖到二十多块一斤。

除非他们往深山老林里钻,那样只要找到核桃树,半天时间,最少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