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页)

“快看看其他的……”这个时候其中一人反应过来。

专业人士急急的将剩下的几个须笼拉上来,结果再次出乎众人的意料。须笼全部被撕烂,里边早已经空空如一,当初放诱饵的纱布也找不到了。

这下不但他们感到诡异,就连刘军浩也觉得有些反常。

“不会是水怪作祟吧,以前常听人说大河里有个独角兽。”赵光明这家伙平时喜欢看一些鬼打架的书,因此出了事儿,他率先想到的就是某种未知生物。

“水怪?”一个游客也来了兴致,扭头问道,“什么独角兽?”

关于大河里有水怪的说法由来已久,前些年总时不时的有人说看到河中心有不明生物出没,而且大部分都带着离奇色彩。

最早的一例是六十年代中期,说是三棵树有个叫郭大发的人中午下河洗澡,洗着洗着突然感觉到水下一股力量使劲儿把他往河中心拉扯。

当时那人感觉到事情不对,匆匆忙忙爬上岸。刚上岸没两分钟,看到河中心翻起巨大的水花,接着一个毛茸茸的怪兽从河中心钻出来。那怪兽脑袋和水牛有些相像,额头正中带着一个三四十厘米长的独角。

郭大发不敢多看,一路小跑跑回村中。晚上他开始生病发高烧,据说一直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才好。从那以后,就传说大河里住着一只独角兽,不时有人说中午或者晚上看到独角兽在河中心洗澡。

七十年代有次涨大水,好好地河堤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突然决口,有人说是独角兽用角钻的。后来县里边特意派来勘察船沿河搜寻,结果啥也没有发现。

最后一次关于水怪的传闻是七八年前的事儿,当时漫天大雾,有人到河边淘米,无意中一抬头看到河中心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浮浮沉沉。

那人胆子比较大,回村喊了一大群人沿河观看,只是雾气太大,那东西只能够模模糊糊的看到。那次闹出的动静很大,镇派出所也派了两名干警过来查看。

最后派了三艘渔船,十来个棒劳力手持鱼叉朝河中心冲去。等他们赶到河中心,都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原来那东西是从山上冲下来的一个老树根。因为大雾遮挡,再加上之前独角兽的传闻,所以众人才将它看成水怪。

从此以后,关于大河水怪的传闻就没影了。

刘军浩对于那些水怪的传说是九十九分怀疑一分相信,不过眼前这个绝对不是水怪。动静太小了点,老鳖一般在浅水处生活,因此下须笼处的水深不过到大腿处。真有什么大的水怪,岸上那人绝对能够看到。

“我下去看看”那专业人士相当的不甘心,裤腿一挽,又跳入河水中摸索。

可惜在水中找了十来分钟,里边什么也没有摸到。

来时斗志昂扬,开车走的时候垂头丧气。对刘军浩而言,这是最好的结果。不过他心中也挺纳闷,到底是什么东西把须笼划了几个大洞呢。会不会是大火头?他一想觉得很有可能。

火头(乌鳢)这东西异常凶猛,它们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甚至有时候还能捕捉水鸟。准是须笼里的腥味将它们引来,然后被窗纱阻隔,火头用牙齿咬开须笼,把里边的鱼类吞掉。

当初自己在堰塘里边钓到的那火头有三十多斤,这大河更宽更深,难保里边不会有大火头。须笼虽然结实,可是相对火头的牙齿而言,应该不算什么。

不过火头闹出的动静也挺大的,那人怎么会没发现呢。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故迭出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故迭出

种花除草、施肥栽树,几天时间,刘军浩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好不容易等星期天想歇息一下,老婆又让他陪着组织学校的春游。

这事儿是刚开学的时候,张倩就和王老师商量好的。说是春游,其实是想让学生们上山游玩的同时挖野菜。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后,张倩现在很喜欢组织发动学生。

卖了东西做班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每次的收支详细情况她都会列成表格拿到班里传阅,让学生们仔细对照,如果有疑问,可以当场提出来。

学生们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疑问,倒是各家的家长对这种方式很支持。要知道以前学校也组织过类似的活动,可是卖东西的钱七搅八搅,最后不知道落入谁的口袋了。因此往常碰到这种事儿,很多家长都找理由不让自家的孩子参加。

可是这两年不同,那钱实实在在花在学生身上了,去年冬天的时候更是免费供应一顿饭。姑且不论那饭菜质量的好坏,单凭这份心,家长们就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