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老公,你这是准备干啥呢?”刚把鱼准备齐,正满院子追着土鸡撵呢。张倩回到院中。

“这不是庞旭刚打电话过来,说是办酒席的东西坏了,让我给他准备……”

他将事情简单叙述一下,老婆立马瞪眼叫道:“污染这么严重,镇里边不管可以到县上反映呀。”

“这是县里边介绍的项目好不好。”刘军浩摇了摇头回答。

两口子忙乎七八分钟,终于将十只土鸡绑好。这么以来,他家的土鸡数量只剩下三十多只。不过也没什么,反正现在还有两只母鸡在抱窝,要不了多长时间数量准会回复。

“刘军浩,刘军浩,准备好没有?”快进村的时候,庞旭又打电话过来。

到院门口,车子还没停稳,这货已经跳下小皮卡。

几个人七手八脚把鸡鱼放入后车斗中,他也没有多坐,直接把钱往刘军浩手中一塞,说是鸡鱼的费用,然后就要开车返回。

“干啥呢,这钱赶紧拿回去。”刘军浩赶忙推回。

“哥们我倒是不想给你钱,不过这钱你必须要收的,这叫喜礼钱,知道不?”庞旭赶忙把钱重新放在桌子上。

“喜礼钱……我怎么不知道?”刘军浩一时傻楞,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说呢。

“原来你也有不知道的呀,‘出门三里地,风俗大不同’,你不知道很正常。我走了……”这货说完,急急的跳上车朝回赶。

“对了,蘑菇、木耳要不要?”刘军浩突然想起自家准备的干货不少,结婚也要用到的。

“不要”刚回答完。车子已经开到十米以外。

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刚把庞旭送走,刘广聚却为镇里边开通旅游专线的事儿赶过来。

刘家沟、县城、市区,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呈三角形分布。往常游客到刘家沟游玩坐客车必须拐到县城转车,这样要多走七八十里路呢。因为乘车的问题,不少游客都深感不便,于是建议刘家沟开通到市区的直达车,可以节省将近一个小时时间。

建议刘军浩很早就报到村里边了,刘广聚对这事儿自然持支持的态度,还写成材料递到乡里边。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这里边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游客流量太少,客车来回跑一趟,恐怕乘客的车票钱连油费都不够。

随着刘家沟名气增大,游客日渐增多。于是乎,乡市直达车的事儿也提上日程,五一期间开始试运营。

一听让自己在网上发信息通知,刘军浩自然点头同意,对照着纸上的内容一阵敲打,然后再往群里边复制粘贴。

“小浩现在打字速度可以呀”刘广聚看他把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顿时有些眼热。

“呵呵,都是聊天练出来的。”刘军浩一听这话相当不好意思。貌似电脑放在自家真有些浪费。平时除了开网店就是聊天,其他啥也没干过。

“这玩意儿难学吗,我也打算等秋里买一个。”

“你买电脑干啥?”刘军浩相当纳闷,想不到他几十岁的人了,还准备学电脑,绝对是有两个钱闹腾的。

“我赶时髦不行,伟人不是说过,活到老要学到老……”刘广聚开口叫道。

这人……精神头倒是挺足。

没两分钟,群里边的回复刷刷闪动,都说开通直达车是好事儿,这下方便许多。甚至有几个原本没打算到刘家沟过五一的也发信息说准备改道到过来玩。

张倩听说要开通旅游专线,赶忙给老妈打电话。老太太明天领一帮姐妹过来,先前还在为转车的事情发愁,现在好了,这车直接开到乡里边。

第二天天气晴好,两口子吃过早饭,把钥匙送到赵教授那里,然后骑着电动车赶到镇上转车。

两人这也算是假期旅游。一路清风送爽,麦浪翻滚,让人心情为之一畅。可是刚进入天阳镇,售票员就大声叫道:“快到造纸厂,坐在窗户边的都把窗户关上。”

他这么一喊,人们纷纷开始关窗,几个人还开始叽咕造纸厂的污染问题。

刘军浩原本以为他们是小题大做,可是很快感觉到一股刺激性味道钻进鼻孔,让他也不由得闭住呼吸。

好歹这时间不长,大概就两三分钟的时间。

下了车,两人直接朝庞旭家走去。上高中的时候刘军浩到过庞旭家几趟,因此算是熟门熟路。

庞旭正站在门口迎接客人,一看到两人忙笑着请他们进屋喝茶。

屋里边零零散散已经坐了二十多个人,都是自家门户上的人,刘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