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现在它们的战斗地点离岸边不过三丈远,众人已经完全看清水中那火头的模样。只见它的脊背上被抓了几道爪痕,显然是水獭刚刚留下的。

难怪这火头如此凶猛,原来是被激怒了呀,岸上几个懂鱼的都明白过来。

刘军浩一看它们靠近,手中的竹竿打得更急。那火头大概看明白了岸上的形势,最后相当不甘心的消失在水面下。

两只水獭也没有了捉鱼的心思,灰溜溜的游到岸边。

这么一搅和。上午的钓鱼大赛自然是虎头蛇尾。不过众人的兴趣却不曾消退,一个个围着水獭谈论刚才的事情。

“广喜叔,这堰塘中大火头多不多,真多的话以后洗澡可要注意。”一位相熟的游客扯着嗓子问道。

“我也不知道”二麻子摇了摇脑袋,转头看着刘军浩。

刘军浩这边也正纳闷呢,刘五爷开口了。

“应该不多,真有两三条这样大的火头,估计堰塘里其他鱼早被摸光,这鱼应该不是塘里土长的,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地底下?”众人又是一愣。

“以前听老人们说过,堰塘下边有个裂缝,和大河相连。咱这堰塘虽然不小,可是还真养不出这么大的鱼,大河中倒是有可能。”

“地下暗河……”听他这么一说,不少游客明白过来。感情这火头是顺着地下暗河钻进来的。

经此一役,刘军浩那两只水獭一战成名。上午的功夫,不少人听说它们的光辉战绩后,纷纷过来拍照留念。

它们虽败犹荣,因此中午回家的时候,刘军浩准备好好犒劳犒劳这两个家伙,他把上午捉的鱼大部分都倒进饲养水獭的坑洼中。至于剩余那些,则扔给了水鸭子们。

一上午的功夫,小泽宇也喜欢上这两个小家伙。大人们到旁边忙乎了,他仍然很有兴致的蹲在岸边观看。没两分钟,这家伙又大叫起来:“姑父,你们快来看,水獭在挖泥呢。”

“挖泥?”几个人再次凑过来。

先前张倩看院墙边的养火头那个水池太小,让老公拿着铁锨挖大挖深。刘军浩想着左右无事,顺便也把水獭居住的那个坑洼挖大,现在已经有一丈方圆。按理说足够它们生存,可是这两个家伙此刻却用爪子在岸边快速划拉起来,等抓过泥土之后又一点点的填到水洼中间。

“它们想筑堤?”刘军浩有些明白过来。养水獭之前,他曾经在网上查过资料。水獭是动物中的筑堤高手,这种本领是与生俱来的。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把年幼的水獭肚子关在笼子中,然后在它身边放一些泥土。等水獭长大,它会自动开始筑堤,根本不用父母教。

按照那实验的出的结论,水獭筑堤不过是无意识的本能,和蜜蜂天生会采蜜没啥区别。

眼前这水獭不会也闲着没事干吧?可是这两个家伙接下来的举动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它们的动作飞快,不到二十分钟,一条泥土筑成的堤坝出现在水洼中。接着水獭又把鱼一条条的捉出扔进靠洞穴的一侧。

储存食物……两个家伙的智商也不低呀!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草狸子的绝招

第二百九十一章 草狸子的绝招

刚吃过午饭,张妈那几个老姐妹就过来约她上山游玩。

一众人上山。作为主人,刘军浩和张倩自然打算全程陪同。张妈却也不让,直说她们就在附近转转,用不着那么麻烦。即使如此,两人还是将她们送到山脚下。

山上的映山红从三月末开始一直到现在依然开的很旺盛,丝毫没有凋谢的迹象。举目望去,可以看到不少游客都在花海中拍照留念。刘军浩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自然没有什么想法,直接把赤兔往草地上一撒,自己靠在大青石上打起盹儿来。

张倩惦记着给小燕幼鸟捉虫的事儿,因此上山的时候也没有关注周围的风景,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草地上。这个时候那种“土匪头”蝗虫已经完全长成成虫,稍微在草丛中惊动,它们立刻炸开翅膀飞跑。这玩意儿别看个头小,但是弹跳能力超强,翅膀一扑扇能飞出去十好几米远,极难捕捉。张倩费了老大劲儿,到最后一只也没追上,还是悟空看主人受窘,跑到草丛里帮忙。这家伙眼疾手快,不到五分钟。就捉了两只。

自己这边累的气喘吁吁,回头一看,只见老公正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睡懒觉呢。她登时郁闷起来,跑到跟前使劲一推叫道:“起来,给我起来。”

“怎么不捉了?”刘军浩打眼一看老婆脸上的表情,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