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何一凡这些朋友刚开始来的时候还带着几分拘束,现在完全放开。有的去院子外边研究那只几米长的大火头,有的则到后院中观察黄鳝养殖。当然大部分女孩子都围上张倩这个女主人,唧唧喳喳的讨教起护肤心得。

人家都说十八的女孩一朵花,可是在张倩面前,她们都成了花骨朵。人家那个肌肤跟嫩豆腐一样。着实让人羡慕。

“呵呵,真没用什么化妆品,就是有时候喝我家的土蜂蜜。”说到蜂蜜,张倩热情的领她们到芦苇垛前面品尝。

“还有这样的蜂蜜呀,蜂巢在什么地方?”这些女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一个个捏着蜂蜜抢食起来。

“没有蜂巢,到冬天它们就躲在芦苇中过冬。”

一会儿工夫,刘军浩已经领着几个男同学从后院中抱了十几个大花皮出来。夏天西瓜熟的快,两天功夫,又熟了一大堆。

现在这点小钱刘军浩倒没看在眼中,西瓜纯粹是让他们免费品尝,算是给何一凡充面子。

沙楞楞、甜丝丝的西瓜自然让这群孩子赞不绝口,刘军浩笑着让他们敞开吃,不够自己等下还去摘。

“姐姐,给你看个好东西,”小彤彤觉得她们脸上画的妆很好看,因此对这些女孩子倒很亲近。

“给我看什么?”这个女孩叫陈紫紫,性格属于大大咧咧那种。刚才一众人看到猪獾不敢上前的时候,就是她大胆的抱着照了张相。

“就这个,你伸手!”小彤彤说着把手中的青虫递过去。

“这是……妈呀!”这个原本大胆的女孩子一下子蹲坐在地上,另一只手捂着自己的眼睛大叫起来,“你快拿走,拿走呀!”这样子,比二麻子那小屁孩孙子的反应还强烈。

“没事,这是椿树上的毛毛虫,长成了很漂亮的。它不咬人!”小彤彤开口解释道。

“我不要,快拿走呀”陈紫紫使劲甩手想把毛虫甩掉,可是却总感觉手背上毛茸茸的。

这种毛虫是椿树上的“花姑娘”幼虫,虽然长长地看起来吓人。不过等变成飞蛾后却非常漂亮。它们是母鸡的上好食物,吃了很能增加产蛋量。刘军浩还记得小时候经常领着一帮伙伴捉“花姑娘”,这些飞蛾常常十几个一群,每棵椿树上都多的数不胜数,往往今天刚捉过,等第二天再找的时候就发现树上又爬满。

“好了,我把它拿走,你可以睁开眼了。真鄙视你,一条毛虫都害怕,还不如我们小孩子呢。”

小彤彤撅着小嘴,脸上露出鄙视的表情。一群女孩子都相当尴尬,九零后被零零后的鄙视,只能说一代更比一代强。

刘军浩可以想象,小丫头片子长大了绝对不省心,肯定让人头疼。

刚刚接触这群孩子时,刘军浩还跟不上他们的思路。总觉得年龄相差不过七八岁,可是完完全全是两代人,根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半天接触下来,等走近这群孩子才会发现他们并不像网上说的那么不可理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这个社会有独特的认知。你可以不认同,却不能忽视掉。

这些孩子虽然不时冒出几句听不懂得火星语,但是对农村一切很好奇,从进村子到现在。手中的数码相机就没有停过,很快内存卡就拍满了。不过他们的准备很充分,各自翻出新的内存卡继续拍照。

“哇,水牛!”看到不远处水沟中的一头灰黑色大牛,有个女孩子尖叫着冲过去,举起相机猛拍。

“姐姐,这不是水牛,而是正宗的黄牛好不好!”一旁当小导游的彤彤幽幽的解释道。

“可是它怎么在水中?”另一个女孩也好奇的问道。

“各位姐姐的问话太幼稚,你们要知道不是下水游泳的牛就叫水牛,同理你们也可以得出一匹穿过斑马线的枣红马仍然不是斑马,猪鼻子里插两根大葱也不会变成大象。”小丫头摇头晃脑的解释道。

张倩两口子被她模仿的人的口气雷得外焦内嫩。最后这句话是刘军浩给浩宇他们解释水牛和黄牛的区别时讲的。不知道彤彤怎么记得这么清楚,现在用到其他人身上了。

其实水牛和黄牛从外形上看有很大的区别,水牛的牛角一般比较粗大,而且体形健硕,个头比黄牛要大上三分之一。而且水牛的腿比较短,脖子更长一些。

生活在农村的人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只要看一眼就能认出。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水草很腥,黄牛大部分情况不会吃。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黄牛也吃水草的,只是没有水牛那么离谱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